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食用菌 > 金针菇 > 金针菇黑头病的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 金针菇

金针菇黑头病的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金针菇黑头病的发生条件。

  该病害发病的内因是品种的不抗病性,外因是高温、高湿或喷洒不干净的水把细菌带到子实体上,如菌盖表面长时间有水滴或湿度过大极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通风不畅能加剧病害的发展,中温条件适合发病。

  二、金针菇黑头病的防治措施

  1、保持菇场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菇和废料;菇房、床架、用具等用前要用1:50倍的金星消毒液或2%的漂白粉等彻底消毒,尤其是原发病害较重的菇棚。

  2、拌料时应将疣霉净按1:1000倍比例兑水拌料,不可用高毒、高残留的防污剂之类,以确保生产效果。

  3、金针菇栽培时培养料应彻底灭菌,蘑菇和平菇栽培时培养料应充分发酵,腐熟均匀,覆土材料用甲醛熏蒸消毒即可。

  4、金针菇出菇期控制出菇室温度在15℃以下,避开高温、高湿季节出菇,高温时加强通风散热,平菇出菇期温度不要超过18℃,如果气温突然升高,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开窗、揭膜、遮阴等,但要注意菇房内温度波动不能过大,防止水汽凝结,产生水膜。

  5、发现病菇要及时摘除,并立即加大通风量,暂停或减少喷水,迅速降低温度,并用药控制病害,如可向料面喷洒5%的石灰水清液,也可喷洒每毫升100-200 单位的链霉素液或300单位的土霉素,或500-1000倍的漂白粉液,每2天1次,施药前后菇床停水1天,间隔3-4天再次用药,连续用3次以上,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发病严重时,应先清除病菇,清理料面或覆土后再按上述方法喷药。

防治措施:


1.保持菇场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菇和废料;菇房、床架、用具等用前要用1:50倍的金星消毒液或2%的漂白粉等彻底消毒,尤其是原发病害较重的菇棚。


2.拌料时应将疣霉净按1:1000倍比例兑水拌料,不可用高毒、高残留的防污剂之类,以确保生产效果。


3.金针菇栽培时培养料应彻底灭菌,蘑菇和平菇栽培时培养料应充分发酵,腐熟均匀,覆土材料用甲醛熏蒸消毒即可。


4.金针菇出菇期控制出菇室温度在15℃以下,避开高温、高湿季节出菇,高温时加强通风散热,平菇出菇期温度不要超过18℃,如果气温突然升高,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开窗、揭膜、遮阴等,但要注意菇房内温度波动不能过大,防止水汽凝结,产生水膜。


5.发现病菇要及时摘除,并立即加大通风量,暂停或减少喷水,迅速降低温度,并用药控制病害,如可向料面喷洒5%的石灰水清液,也可喷洒每毫升100-200单位的链霉素液或300单位的土霉素,或500-1000倍的漂白粉液,每2天1次,施药前后菇床停水1天,间隔3-4天再次用药,连续用3次以上,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发病严重时,应先清除病菇,清理料面或覆土后再按上述方法喷药。

金针菇黑头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子实体染病后,产生黄褐色凹陷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一薄层菌脓,发出臭味,干燥后菌盖开裂,形成不对称的子实体;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整丛菇变黑腐烂,有黏液,失去食用价值。菌盖表面长时间有水滴易发病,菇房通风不畅、湿度过大发病重,中温条件适合发病。病菌除危害金针菇外,还危害平菇,蘑菇等。
  防治金针菇黑头病应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菇场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菇和废料;菇房、床架、用具等用前要用2%的漂白粉溶液消毒。2:拌料时将20%多。咪。福美双可溶性粉剂按11t)00的比例加水拌料,注意不能用高毒,高残留药物。 3:培养料应彻底灭菌,覆土材料用甲醛熏蒸消毒。4:避开高温高湿季节出菇,出菇期菇房温度控制在15度以下,高温时段加强通风散热,如开窗,揭膜,遮阳等,但要注意菇房内温度波动不能过大,防止水汽凝结,产生水膜。5:发现病菇要及时摘除,并立即加大通风量,暂停或减少喷水,迅速降低温湿度。同时用药控制病害,可向料面喷洒5%石灰水清液,或稀释500-1000倍的漂白粉溶液,每隔3-4天一次,连续防治3次以上,施药前后菇床停水1天。发病严重时,需清理料面或覆土后再按上述方法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