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海水鱼 > 海水鱼养殖常见病虹彩病毒病防治技术? 海水鱼

海水鱼养殖常见病虹彩病毒病防治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病原:虹彩病毒。

  2.主要症状与诊断:

  ①鱼体色变黑,无力地游在水面,外表症状不明显,个别眼球突出、出血,体表呈出血性擦痕。鱼鳃褪色,有的鳃上发现黑褐色或黑色颗粒。内脏诸器官褪色,脾脏肿大等特征。

  ②脾脏压片标本染色后,可见到肥大、球形化的细胞。

  ③采用免疫荧光单抗法,或PCR方法可确诊。

  3.流行:发病的适宜水温20~25℃,易感宿主是卵形鲳鲹、牙鲆、美国红鱼、真鲷、鰤鱼等。

  4.防治方法:

  目前,对虹彩病毒病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办法,只能以预防为主。

  ①将温度提高到25℃以上,可控制此病的发生;

  ②避免过密饲养,保持良好水环境,投喂多糖类、免疫增强剂、益生菌等,以提高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抗病力;

  ③作好防疫工作,防止和病鱼或发过此病的水体接触,并做好消毒工作;

  ④用50毫克/升聚维酮碘(PVP-I)处理鱼受精卵20分钟;

  ⑤注射虹彩病毒细胞灭活疫苗,可有效防治此病;

  ⑥必要时使用板蓝根、大青叶、“三黄(50%大黄、20%黄芪、30%黄柏)”等,同时配合投喂维生素C。

  备注:具体用法,用量应视不同品种、不同体质、不同水质(水温、酸碱度)酌情掌握,注意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