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EM(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组成)、CM(由光合菌、酵母菌、醋酸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等组成)、酵素菌液,收集农作物秸秆,例如稻壳、麦壳、铡细短的玉米秸秆、麦秆、豆秆等,用以上菌液的任一种进行堆沤发酵,通过微生物产生多种酶,促进有机物的分解,使发酵物转化为供植株生长的营养物质的微生物有机肥。
(1)材料准备
每1000千克作物秸秆需要EM或CM菌液2千克左右,尿素5千克,也可用10%的人粪尿、鸡粪或30%圈肥代替,麦麸5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
(2)材料处理
玉米秸、麦秆要铡成5~10厘米的小段,稻壳、麦糠或杂草可不作以上处理。
(3)堆沤要点
掌握六字要领,即“吃饱、合租、盖严”。所谓“吃饱”是指秸秆和调节碳铵比的尿素或圈肥(或人粪尿、鸡粪)及麦麸要按要求的量加足。“喝足”就是秸秆必须被水浸透,加足水是堆沤的关键。“盖严”就是成堆后用泥土密封,可起到保温保水的作用,堆制10~15天可翻堆一次并酌情补水,加速成肥过程。如不进行翻堆,要在堆的中央插数把秸秆束,便于透气,满足好气微生物的活动。
(4)堆制方法
集中堆制法:
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建堆,以利增温,恒温度不宜超过45℃;
堆底要求平实,并在四周起30厘米的土埂,以防跑水;
将已湿透的秸秆堆高60厘米时浇足水,秆面先撒尿素、磷肥总量的1/5,再撒秸秆30~40厘米厚及其余的化肥和菌种,然后用泥封存2厘米厚。要求堆宽1.5~2米,高1.5米左右,长度不限,分3~4层堆沤。这种堆制方法玉米秸秆要适当踩实。
深埋堆沤法:
可在果园、地头、路沟采用挖沟的方法沤制,挖宽60~70厘米、深100厘米的条沟,在沟内按上述堆制方法沤制。
温室基施法:
顺温室栽培行挖50厘米深、50厘米宽的沟,在沟内撒30厘米的秸秆进行沤制,沤制方法同上。最上面盖土施肥后直接定植,最好是起垄栽培定植。要求秸秆应铡成10厘米的小段。
上一篇: 氯磺隆对西瓜有没有不良影响??
下一篇: 如何确定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