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采收后的生理状态,包括耐贮性和抗病性,是在田间生长条件下形成的.果实的生育特性、地区气候、土壤条件和管理措施等,都会对果实的品质及贮藏特性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优质耐贮的产品是保证贮藏的前提,良好的栽培管理措施和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助于减轻辣椒的病虫害,提高果实的品质。另外,在栽培的过程中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可增强青椒采后的耐贮性。采收期对青椒的耐贮性有较大影响。辣椒成熟过程大致可分为未熟、绿熟、红熟及晚熟 4个时期。长期贮藏的辣椒应选果实已充分膨大,果肉厚而坚硬、光亮而未转红的绿熟果,剔除病果、虫果和伤果。未熟绿果或开始转色的果实均不宜长期贮藏。多数研究表明,在常温条件下,不同熟期果实的耐贮性以从开花到采收 22天 的为好。采收过程中要避免青椒果实机械损伤,防止果肉和胎座受伤,果柄剪口要光滑,以减少贮藏期间果梗胎座腐烂。此外,青椒的含水量高也会减少贮藏时间,因此在采收前7-10停止灌水,也能提高辣椒的贮藏时间。
青椒贮藏的关键是在贮存适宜温度下节制好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湿渡过小,空气单调,果实呼吸和蒸腾失水快,易发生萎蔫;湿渡过大,真菌滋生快,青椒易糜烂。贮藏青椒的湿度能低于70%,又不能高于90%以上,以 80%-90%为适宜。温度以8-10℃为适宜,低于4-5℃涌现冷害。
上一篇: 实行农村“三变”改革种的“三变”指的是哪“三变”?
下一篇: 对农作物品种试验有什么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