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 药剂防治对于价值较高的育种材料及丰产田玉米,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农抗1:20水剂2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防治方法:
1、病发前用品润500―600倍,每隔15―20天喷一次,连喷三次;阿米西达1500―2000倍可达预防、治疗和铲除的效果;治疗可使用白克或使百功1500―2000倍、纳斯津1000倍或特富灵5000―7000倍喷雾。2、70%康正津可湿性粉剂,每亩5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3、53.8%可杀得干悬浮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4、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2、玉米小斑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茎、穗、籽等,病斑椭圆形、长方形或纺锤形,黄褐色、灰褐色。有时病斑上具轮纹,高温条件下病斑出现暗绿色浸润区,并班呈黄褐色坏死小点。
(1)选种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注意防止其它小种的变化和扩散。选用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
(2)加强农业防治 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实行轮作。
(3)药剂防治 对于价值较高的育种材料及丰产田玉米,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农抗120水剂2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应采取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重点施药保护待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
兼抗大、小斑病的玉米杂交种有:京早7号,桂单16等。
2、实行轮作
倒茬制度可以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深埋病残株、消灭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杆,开春后及早处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病残体作堆肥要充分腐熟,秸秆肥最好不在玉米地施用。
3、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
夏玉米早播可明显减轻发病,适当增施磷肥,注意氮、磷钾肥合便搭配,重施喇叭口肥,实行玉米大豆间作,或与小麦、花生、甘薯等间作套种,宽、窄行种植;合理灌溉,低洼地注意田间排水。
4、喷药防治
由于玉米植株高、密植等客观条件限制,可重点对制种田、间作田各高产试验田等进行药剂防治。一般于病情扩展前防治,即可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左右时,开始喷药。防效较好的药剂各类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或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喷雾。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1次,共防治2—3次。
1.选用抗耐病品种兼抗大小斑病的玉米杂交种。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 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深翻病残株,消灭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杆,开春后及早处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病残体作堆肥要充分腐熟,秸杆肥最好不要在玉米地施用。
3.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夏玉米高抗病力早播可减轻发病;与小麦、花生、甘薯套种,宽窄行种植;合理灌溉,洼地注意田间排水。
4.喷药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后,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时,开始喷药。防效好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喷雾。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该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1)选种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注意防止其它小种的变化和扩散。选用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
2)加强农业防治 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实行轮作。
(3)药剂防治 对于价值较高的育种材料及丰产田玉米,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农抗120水剂2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1、玉米大斑病:防治方法:1、病发前用品润500―600倍,每隔15―20天喷一次,连喷三次;阿米西达1500―2000倍可达预防、治疗和铲除的效果;治疗可使用白克或使百功1500―2000倍、纳斯津1000倍或特富灵5000―7000倍喷雾。2、70%康正津可湿性粉剂,每亩5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3、53.8%可杀得干悬浮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4、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2、玉米小斑病: 防治方法:1、病发前用品润500―600倍,每隔15―20天喷一次,连喷三次;阿米西达1500―2000倍可达预防、治疗和铲除的效果;治疗可使用白克或使百功1500―2000倍、纳斯津1000倍或特富灵5000―7000倍喷雾。2、70%康正津可湿性粉剂,每亩5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3、53.8%可杀得干悬浮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4、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实行轮作。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1)选种抗病品种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注意防止其它小种的变化和扩散,选用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
(2)加强农业防治。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实行轮作。
(3)药剂防治对于价值较高的育种材料及丰产田玉米,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农用抗菌素120水剂2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一般于病情扩展前防治,即可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左右时,开始喷药。防效较好的药剂种类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或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喷雾。每亩用药液50公斤~75公斤,隔7天~10天喷药1次,共防治2次~3次。
上一篇: 春棚甜瓜栽培技术?
下一篇: 哪些措施可增强玉米抗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