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生烂种的原因
1.种子质量差。在收获晾晒的过程中,遇到雨天,种子遭受雨淋,受捂后,使用这种种子,发芽率会明显的降低,烂种现象就极为普遍,这也是产生烂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没有精选种子,大小不匀,播种不细或深浅不一,造成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
2.受温度、水分、土壤状况的影响。如果在播种后,遇到连阴天,外界气温低,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整地质量不高,也会导致烂种。
3.肥害的影响。在底肥中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浓度过高,也会因肥害而导致烂种。
4.常年连作。对于根腐病、茎腐病等土传性真菌病害,常年连作会导致病原菌大量累积,对花生的正常发芽危害也很大,也容易造成烂种。
二、防治方法
1、精选良种。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力强的品种,对留种的花生要做到适期收获并及时晾晒,在贮藏过程中,要防止受潮。适当晚剥皮,在播种前7~10天剥皮,剥前要对种子进行晾晒,降低种子的水分,加快新陈代谢,便于种子萌发,增强发芽势。
2、轮作倒茬。尽量不要选用上年种植过花生的地块,连年重茬病害较重,对产量影响也很大,要选择上茬种植过蔬菜、甘薯或玉米等作物的茬口。
3、药剂拌种。选用适乐时或多菌灵等拌种剂进行播前拌种,可以达到预防病害、降低烂种发生的几率。
4、花生种肥一般选普钙、磷二铵或低氮高磷中钾的复合肥品种。不宜用单质尿素或高氮尿基复合肥。
5、要注意,浸种催芽的措施是有条件的,在土壤墒情好、温度低、适期或偏早播种时,不需浸种催芽。适时晚播才需浸种催芽。
6、适期播种。对于春播花生一定要掌握适
防治花生播后烂种,应采取以下四个措施:
1.精细选种。选用新花生种子,对留种花生适期收获并及时晒种,做到科学贮藏。播种前带皮晒种,加快花生新陈代谢,增强种子渗透力,提高种子吸水能力。播前1~3天剥壳,选粒大无损伤、胚根未萌动的种子播种。
2.药剂拌种。每亩地花生种子15-20公斤需要20毫升高巧+40克益微,先将20毫升高巧+40克益微用400毫升水溶解配成药液,均匀喷施到花生种子表面,边喷施边搅拌(最好用专用的种子包衣机),搅拌均匀后放置到阴凉干燥的地方,阴干24小时以上再播种,预防苗期病虫害。如当地地下害虫、鸟害或鼠害严重,可拌入种子重量0.2%的50%的辛硫磷乳油。
3.适期播种。播种过早,外界气温低或遇到雨天就容易产生烂种,播种过晚,会影响产量和种植下茬作物,在冀中地区一般掌握在4月25日至5月5日之间为宜。
4.精细播种。播种深度4~6厘米,要避免种子与肥料接触。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地温可提高2~3℃,播后种子发芽、出苗快,可减轻发病。
1、精选良种。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力强的品种,对留种的花生要做到适期收获并及时晾晒,在贮藏过程中,要防止受潮。适当晚剥皮,在播种前7~10天剥皮,剥前要对种子进行晾晒,降低种子的水分,加快新陈代谢,便于种子萌发,增强发芽势。
2、轮作倒茬。尽量不要选用上年种植过花生的地块,连年重茬病害较重,对产量影响也很大,要选择上茬种植过蔬菜、甘薯或玉米等作物的茬口。
3、药剂拌种。选用适乐时或多菌灵等拌种剂进行播前拌种,可以达到预防病害、降低烂种发生的几率。
4、花生种肥一般选普钙、磷二铵或低氮高磷中钾的复合肥品种。不宜用单质尿素或高氮尿基复合肥。
5、要注意,浸种催芽的措施是有条件的,在土壤墒情好、温度低、适期或偏早播种时,不需浸种催芽。适时晚播才需浸种催芽。
6、适期播种。对于春播花生一定要掌握适。
下一篇: 肉兔的生活习性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