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缺钾后从下位叶开始出现赤褐色焦头和斑点,并逐渐向上位叶扩展,严重时稻田如火烧状。株高降低,叶色灰暗,抽穗不齐,成穗率低,结实率少,籽粒不饱满。
水稻缺钾是稻株对钾元素吸收代谢不足而造成生理失常的现象,俗称“铁锈稻”、“铁浆叶”等。水稻缺钾病株伸长受抑而矮缩,茎杆细弱,分蘖稍减;根系细弱,多黄褐色或暗褐色,新根少,老化早衰;叶色初期略呈深绿色,且无光泽,叶片较狭而软弱,随后基部老叶叶片叶尖及前端叶缘褐变或焦枯,并产生褐色斑点或条斑。一般由下叶渐向上叶蔓延,严重者全株只留少数新叶保持绿色,远看似火烧状,但很少全株枯死。
水稻缺钾叶片从下位叶开始出现赤褐色焦尖和斑点,并逐渐向上位叶扩展,严重时田间景观稻面发红如火燎状。株高降低,叶色灰暗,抽穗不齐,成穗率低,穗形小,结实率差,籽粒不饱满。由于栽培季节、品种类型和土壤条件不同,症状有差异。一类是返青分蘖期发生缺钾性赤枯病,或称 “青铜病”。第二类是缺钾性褐斑病。第三类是缺钾性胡麻叶斑病。
防治:
1、缺钾田块整地时施入含钾高的复合肥或施入水稻专用肥50-60公斤,或在施足氮、磷肥的基础上,亩施氯化钾14-17公斤 。
2、可在返青分蘖期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且可与杀虫单、苯甲·丙环唑同时使用,兼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瘟病等。
上一篇: 农机产品的三包凭证一般有哪些内容?
下一篇: 甘蔗缺磷的症状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