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仔猪流行性腹泻该如何应对?

仔猪流行性腹泻该如何应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猪流行性腹泻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死亡率高,如何更好的应对呢?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呕吐、腹泻、脱水。临床变化和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极为相似。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猪,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死亡率高。

防治措施:种猪群紧急接种二联疫苗,提高温度,特别是配怀舍、产房、保育舍。大环境温度配怀舍不低于15℃、产房产前第一周为23℃、分娩第一周为25℃,以后每周降2℃;保育舍第一周28℃,以后每周降2℃,至22℃止;产房小环境温度用红外灯和电热板,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产前将2周以上的母猪赶入产房,产房提前加温。

  发生呕吐腹泻后立即封锁发病区和产房,尽量做到全部封锁。扑杀10日龄之内呕吐且水样腹泻的仔猪,这是切断传染源、保护易感猪群的做法。

仔猪流行性腹泻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属于Ⅰ类冠状病毒,核酸型为RNA型,各种年龄、各个品种猪均可感染发病,特征为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特别是对新生仔猪有很高的致死率。本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冬季多发,但近年来夏季也常有报道发病。

本病无特效药治疗,最关键是平时管理和预防。管理主要是做好猪场防寒保暖和卫生防疫工作,预防主要是疫苗免疫。发病时常用对症疗法,及时补水、电解质,调节水盐平衡,防止脱水,并用肠道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尽量降低死亡率。目前市场上没有超高效的预防疫苗,近年来不少研究报道提示,采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弱毒苗效果相对较好;在产房发病时,及时断奶,分离母猪和仔猪,对怀孕母猪进行本场病料返饲,能有效控制本场疫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