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症状
草莓黄萎病是一种从根部侵入、地上部表现症状的病害。
染病植株新生叶变黄绿色,并扭曲成舟形,叶片表面失去光泽,复叶上的两侧小叶呈不对称状、常变硬,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变小成畸形,且畸形叶多发于植株的一侧,另一侧健康,呈斜瘫状。继而下部叶变黄褐色,上部叶自叶缘开始干枯,直至全株死亡。被害植株根茎、叶柄、果柄横切面可见维管束褐色。根系减少,根变黑褐色,甚至腐烂,但中柱不变色。病轻时根不腐败,地上部分也不枯死,但植株矮小,不结果或结果但不膨大。
防治方法 ① 实行轮作,避免连茬种植。 ② 选择没有种过草莓的无病菌残留的地块育苗。 ③ 及时拔除病株烧掉。 ④ 选用抗病品种。 ⑤ 药剂防治 用1000倍“天达2116”加3000倍96%天达 恶霉灵(或加500倍甲基托布津)药液浸泡秧苗2小时左右后定植。定植后随即用1000倍“天达2116”加3000倍恶霉灵药液灌根,或用1000倍“天达2116”加600倍 黄腐酸盐灌根。每株100—15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