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灰斑病是怎么发生的? 玉米

玉米灰斑病是怎么发生的?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浸染源。当年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进行重复浸染,不断扩展蔓延。分生孢子萌芽产生蚜管通过气孔浸入,成株叶片上潜育期9天,12天出现长条斑,16~21天病斑上形成孢子,浸染幼株叶片时产孢避在成株上早。浸入后菌丝扩展受叶脉限制形成长而窄的平行病斑。多雾、多露有利于孢子的形成、萌发和浸染发病。该病较适宜在温暖湿润和雾日较多的地区发生。而连年大面积植植感病品种,是该病大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7~8月多雨年份发生严重。玉米生长后期遇到高温干旱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植株抗病性,如有几次降雨,也可导致严重发生。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该病较适宜在温暖湿润和雾日较多的地区发生。而连年大面积各植感病品种,是该病大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性好,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的杂交玉米良种作为当家品种,经过年几年的种植观察,新店乡抗性好、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有路单8号、路单7号、红单6号、云瑞1号、云瑞4号、云瑞8号。

2,清除田间病残体。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烧毁,玉米杆叶堆汇农家肥的,肥料要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于地块、田间。以便消灭和减少菌源。

3,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每亩种植密度3500—4000株,增加田间通过透光条件,每亩施普钙50公斤,硫酸钾10公斤,促使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4,开沟排水。对低凹田块四周挖排水沟,防止雨后田间积水,降低空气湿度,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5,适时早播。我乡无灌溉条件,常年立夏前后有透雨,在立夏前若有透雨应立即播种玉米,特别是小平地村民委1900米以下海拔的地块,谷雨前后有透雨就要提早播种,使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错开7、8月份高温多湿天气,降低灰斑病对玉米生长的危害和减轻产量损失。

6,药剂防治埋藏。根据玉米灰斑病发生、发展和危害特点,在药剂防治上主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灌浆初期三个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在喷药时最好先从玉米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喷施,以每张叶片正反面喷湿为标准,由于玉米灰斑病是从玉米的脚叶自下而上发生危害和蔓延,早期摘除病叶集中烧毁或先喷下部叶,目的是控制下部叶片上的病菌不要往上部叶片蔓延,防止重复浸染,达到控制病害蔓延的目的。

7,选择药剂防治。按照“降低成本、提高防效”的原则,提前预防是药剂防治玉米灰斑病的重要手段,选择玉米灰斑病最佳防治时期或发病初期施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病害严重程度,每10天喷药防治一次,连续2—3次。还可同时兼治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等叶部病害,确保玉米灌浆成熟阶段功能叶不枯死。防治药剂可先用以下农药单剂及交替使用;也可以几种农药配合使用。

⑴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⑵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⑶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⑸70%甲苯托布津500倍液喷雾防治;

⑹40%克瘟散800倍液喷雾防治;

⑺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喷防治。


该病较适宜在温暖湿润和雾日较多的地区发生。而连年大面积植植感病品种,是该病大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7~8月多雨年份发生严重。玉米生长后期遇到高温干旱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植株抗病性,如有几次降雨,也可导致严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