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期播种:露地栽培,春季适播期为地温稳定在10℃以上,出苗期最好在当地的晚霜期过后;夏播期以玉米灌浆期气温在16℃以上为准。
二、隔离:鲜食玉米栽培必须与普通玉米隔离,防止因串粉而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空间隔离间距应在300米以上,时间隔离时,播期应间隔15天以上。
三、整地施肥:应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条件良好,土壤通透性好的两合土最好。为提高鲜食玉米品质,整地时应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要求亩施3000—4000公斤优质农家肥、50公斤三元复合肥,并施用适量的锌、硼等微肥。
四、播种:播前进行人工选种,除去瘪粒、霉粒、破碎粒及杂质,然后用0.2%磷酸二氢钾液浸种8—2小时。播种方式为直播、宽窄行种植,宽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25—30厘米,亩栽3500—4000株。
五、田间管理:
1、去除分蘖。鲜食玉米由于自身品种特性及种植时基肥较足,植株分蘖较多,应在苗期及时去除分蘖。
2、留双穗。鲜食玉米一般都具有多穗性,为提高果穗商品性状,每株最多留2个果穗,其余果穗尽早除去。
3、追肥。追肥应视苗情而定,在12—14片叶进行,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4、病虫防治。鲜食玉米一般含糖量高,品质好,玉米螟危害较重,在大喇叭口期用Bt生物颗粒杀虫剂或巴丹可溶性粉剂去芯防治,严禁使用残效期在20天以上的剧毒农药。
六、采收:鲜食玉米由于是采收嫩穗,适期收获非常重要,采收过早,干物质和各种营养成分不足,营养价值低,采收过晚,表皮变硬,口感变差。适收期为授粉后20—23天,品种不同略有差异。授粉后20天开始检查,做到适期采收。
合理密植鲜食玉米收获目标是果穗,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果穗的大小、整齐度和收获质量,从这几年的生产经验看,一般每亩3500~4000株为宜。
加强肥水管理。一是要施足底肥,每亩底施腐熟有机肥2~3立方米、撒可富复合肥60~80公斤、硫酸锌2~5公斤;二是重施拔节肥(重3轻4),即当玉米长到3叶期追施尿素20~25公斤;三是在大喇叭、抽穗、扬花和灌浆期遇旱浇水。
及时防治病虫害鲜食玉米由于品质好,黏虫、蚜虫、钻心虫等害虫喜食,发现后,要及时防治或捉拿。其中,黏虫要在麦收前后每百株有虫10头,4叶期百株有虫40头时防治;玉米钻心虫在心叶期达到花叶率10%时防治;蚜虫在苗期百株有虫1.5万头时防治。同时注意防治大小斑病、黑粉病。一旦发生黑粉病(瘤子)要及时将病叶或病株除去,带出田间销毁,防止传染。
上一篇: 特用小麦有哪些种类?
下一篇: 苦瓜生长对温度有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