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早稻如何降低病虫基数? 其他禾谷类

早稻如何降低病虫基数?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为坚持“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春耕及时抓好稻田耕沤灭螟、打捞菌核和播种前的种子消毒等工作,可大大降低病虫基数,预防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危害。

一、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前先晒种1天,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早稻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用25%咪酰胺乳油2000-3000倍液间歇浸种24-36小时,直接催芽播种;或用强氯精浸种:每小包(10克)加水5公斤,可浸种4公斤,先将稻种用清水浸10小时,捞起放入配好的药液浸12小时,捞起用清水冲洗净,进行催芽。

二、稻田耕沤灭螟。稻田在3月25日前(即螟虫越冬代蛹羽化前)翻耕并灌深水,使稻茬浸没在水中,螟虫不能正常羽化,达到杀蛹灭螟、降低发生基数,减少一代有效虫源和枯鞘率。

三、打捞菌核:在耕沤灌水或犁耙田时,尽可能打捞浮在稻田水面上的残渣,并集中销毁,可减少越冬菌核,减轻纹枯病的发生程度,是防治早稻纹枯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结合春耕及时抓好稻田耕沤灭螟、打捞菌核和播种前的种子消毒等工作,可大大降低病虫基数,预防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危害。

一、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前先晒种1天,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早稻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用25%咪酰胺乳油2000-3000倍液或用强氯精浸种。

二、稻田耕沤灭螟。稻田在螟虫越冬代蛹羽化前,翻耕并灌深水,使稻茬浸没在水中,螟虫不能正常羽化,达到杀蛹灭螟、降低发生基数,减少一代有效虫源和枯鞘率。

三、打捞菌核:在耕沤灌水或犁耙田时,尽可能打捞浮在稻田水面上的残渣,并集中销毁,可减少越冬菌核,减轻纹枯病的发生程度,是防治早稻纹枯病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