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中华鳖养殖常见病红脖子病如何防治 其他水产

中华鳖养殖常见病红脖子病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

2、症状:病甲鱼不摄食,运动迟缓,应激能力差,喜欢钻入泥中,颈部出血,口、鼻、舌尖发红,有的眼睛失明,从口鼻流出血水,爬上岸死亡。解剖观察,食道、胃、肠充血、出血;肝肿胀、质脆易碎;脾脏肿大。

3、流行:3~6月为发病季节,此时的甲鱼刚渡过休眠期,体弱,池水中的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乘机侵入,造成发病。

4、诊断:①根据症状、流行情况及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②病原菌接种、分离、培养,纯化后,可用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的免疫血清做平板凝集反应或免疫琼脂扩散试验,若为阳性,可确诊。

5、防治方法:

预防:

①实施综合防治措施。

②定期投喂免疫增强剂或有益微生物。

治疗:

①全池泼洒二氯或三氯异氰脲酸,每立方水用药1克。

②用喹诺酮类或氟苯尼考用20~40毫克/千克体重与复合维生素0.5克/千克体重混合拌料投喂。

③病情严重的甲鱼,腹腔注射硫酸链霉素20万单位/千克体重。

注意休药期。

⑴预防:关键是做到经常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水质恶化。也可以用病鳖组织制备灭活疫苗,腹腔注射,每千克鳖0.5毫克,进行预防。

⑵治疗:注意隔离病鳖,防止传染面扩大。用土霉素、金霉素或磺胺类药做成药饵拌入饲料中。用药量:第1天每千克鳖用药0.2克,第2~6天每千克鳖用药0.1克。1周1个疗程。

腹腔注射用病鳖组织制备的灭活疫苗,每千克鳖1~2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