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症状
灰霉病是草莓露地和保护地栽培最主要的病害。分布广,在我市草莓种植地区均有发主,一般可减产10% 30% 。严重发生年份可减产拍50% 左右。该病主要危害果实、花瓣、花萼、果梗,叶片及叶柄均可感染。果实发病常在近成熟期,病发初期,受害部分出现黄褐色小斑,呈油浸状,后扩展至边缘棕褐色、中央暗褐色病斑,且病斑周围具明显的油渍状中毒状,最后全果变12582农村信息网软病烂,上生灰色霉状物,温度高时,长出白色状菌丝。花、叶、茎受害后,患处呈褐色至深褐色,油渍状,严重时受害部位腐烂,湿度高时,病部亦会产生白色絮状菌丝。 发病规律 灰霉病属真菌病害,病原菌为灰霉菌。在气温 18-20℃ 、高温条件下该菌大量繁殖。病原菌在受害植物组织中越冬,孢子广泛飞散于空气中传播、蔓延。气温20℃左右、阴雨连绵、灌水过多、地膜上积水、畦上覆盖稻草、种植密度过大、生长过于繁茂,通风透光不良等持续多湿环境,容易导致灰霉病的大发生。
防治方法
一、 综合防治应从栽培上入手。l、选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地块栽植。2、要合理密植,避免氮肥过多,防止植株过度繁茂。3、及时清除老叶、枯叶、病叶和病果,并将其销毁深埋。4、保护地栽培要采用地膜覆盖,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并要经常通风。
二、药剂防治要以防为主。l、蕾期前用50%的速克灵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敌菌丹8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及时进行防治。一般每7 10天喷药1次,共2 4次。2、开花前可用0.4% 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喷时加入洗衣粉等附着剂,以提高防治效果。
发病规律 灰霉病属真菌病害,病原菌为灰霉菌。在气温 18-20℃ 、高温条件下该菌大量繁殖。病原菌在受害植物组织中越冬,孢子广泛飞散于空气中传播、蔓延。气温20℃左右、阴雨连绵、灌水过多、地膜上积水、畦上覆盖稻草、种植密度过大、生长过于繁茂,通风透光不良等持续多湿环境,容易导致灰霉病的大发生。
防治方法
一、 综合防治应从栽培上入手。l、选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地块栽植。2、要合理密植,避免氮肥过多,防止植株过度繁茂。3、及时清除老叶、枯叶、病叶和病果,并将其销毁深埋。4、保护地栽培要采用地膜覆盖,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并要经常通风。
二、药剂防治要以防为主。l、蕾期前用50%的速克灵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敌菌丹8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及时进行防治。一般每7 10天喷药1次,共2 4次。2、开花前可用0.4% 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喷时加入洗衣粉等附着剂,以提高防治效果。
上一篇: 山区旱地怎样种好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