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每年发生4~13代,大多以蛹在大豆秸秆、叶柄中及其他寄主上越冬,翌年春天以后陆续羽化。成虫吸食花蜜,雌虫还常以腹末刺破叶片表皮吮吸汁液,造成白色伤孔。卵多数散产于豆株叶片背面近基部主脉四周表皮下。初幼虫蛀入茎秆髓部为害,老熟幼虫在茎秆壁上咬一羽化孔,在羽化孔四周的茎内化蛹。早播、主茎粗壮和前期生长快的品种受害较轻。黄淮地区5、6月间多雨则越冬蛹的滞育率低,第1代虫源增多,为害加重,反之则轻。
上一篇: 肉鸡腺胃炎的诊治?
下一篇: 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