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害,苗期侵染引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主要与小麦生育期、气候条件、菌源等因素引起苗腐,中后期侵染引起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性最大。病菌最先侵染部位主要是花药,其次为颖片内侧壁。通常一个麦穗的小穗先发病,然后迅速扩展到穗轴,进而使其上部其他小穗迅速失水枯死而不能结实。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小麦扬花期感染率最高,特别在齐穗后20天内最易感病。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雨日的多少是病害发生轻重的最重要因素。此时,阴雨日数超过50%,病害就可能流行,超过70%就可能大流行,40%以下为轻发生。在有大量菌原存在的条件下,小麦抽穗扬花期连续阴雨3天以上或有大雾及露水大天气,气温若保持在15℃以上,就有严重发生的可能。开花灌浆阶段闷热、连续降雨、潮湿多雾的天气,发病重。迟熟、不耐肥的品种,发病重。田间病残体数量大,带菌量高的地块,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素质黏重,偏施氮肥,田间潮湿郁闭,发病重。
上一篇: 小麦发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下一篇: 皖北地区夏玉米的适播期是啥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