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苗,超前晒田,提高分蘖成穗率。晒田时间应比手插稻提前,一般掌握每亩茎蘖数达到目标穗数的80%~90%时就开始排水晒田,晒田要先轻后重分次进行。晒田程度要因田、因苗、因肥而异,一般掌握黏重田、低洼田重晒,砂质田、高田轻晒;肥田、苗旺重晒,瘦田、苗弱轻晒。一般晒到田面开小缝,脚踏不下陷,叶色褪淡,叶片直立为止。晒田是协调水稻与环境,群体与个体,生长与发育诸多矛盾的有效措施。晒田对土壤有效养分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对于控制群体的过分发展.促进水稻生长中心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移,培育大穗;尤其是抛秧稻根系入土浅,主要呈水平分布,晒田可有效促进根系由水平方向向垂直方向延伸深扎,因此,对抛秧稻来说,应高度重视晒田。但是,江西早稻晒田期间常遇阴雨天气,也可以采用灌深水的办法控蘖,以后采取间歇灌溉,多晾田,以促根系下扎,防止倒伏。
上一篇: 种植芝麻应注意什么?
下一篇: 鸡心黄皮怎样施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