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预防玉米倒伏? 玉米

预防玉米倒伏?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化控 适用于中晚熟品种的高肥密植地块,肥力不足的中低产田或缺苗补种三类苗地块以及因特殊影响生物量明显不足的地块,不要施用。

喷施时期及浓度要严格掌握,绝对不可重复喷施,更不可全株喷施。提前4~5天会减产5%,推迟4~5天,增产幅度下降5%;喷后4小时内降雨,要减半重喷。不宜与化肥、农药混用,机具喷施前后要用清水洗净。喷施时间是制约化控效果的关键,化控的时间一般为玉米展开叶6~13片为宜,尤为8~13片展叶时其效果最佳。喷施化控的原则是喷高不喷低、喷旺不喷弱、喷黑不喷黄。对于高肥田、施入底肥较多的地块或玉米秸秆较高的品种,应该适当加大用药量。

2、科学施肥 配方施肥,增施钾肥。

3、合理密植。

4、中耕培土。

5、及时防治病虫害。

玉米的倒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根倒,即玉米植株自地表处连同根系一起倾斜歪倒。发生根倒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湿度过大,当降雨量大、风大时容易发生。二是茎折,即玉米植株未发生根倒,而是从基部某节位折断,茎秆折断的部位有的是幼嫩的节,有的是节间。茎秆发育不良和瞬间强风是引起茎折的主要原因。三是弯倒,即植株中上部弯曲、匍匐。

  造成玉米倒伏的原因:1. 种植密度不合理。2.施肥方法不当:第一种情况是施底肥时不用磷钾肥或磷钾肥用量过少,氮肥用量明显过多,钾肥过少,都会造成玉米营养失衡,玉米生长过快,植株过高,茎秆细长易发生倒伏。第二种情况是在玉米生长期间追施肥料时,肥料离根茎基部过近,或直接撒施根系上面,将根基部烧断,使支持根(气生根)的数量减少,导致根的支持作用降低而发生倒伏。3.田间管理措施不当:在玉米生长期间不能够合理地施肥浇水;发生病虫害时不能及时防治,使玉米抵抗能力降低。4.在玉米喷施苗后除草剂时,凡是喷施百草枯或克无踪玉米田,也会造成玉米气生根的减少,从而加大了玉米发生倒伏的几率。

  预防措施 1.在种植玉米时,每亩随底肥施入150~300克禾丰颗粒锌或1~2公斤硫酸锌作为底肥。2.合理密植:要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按照玉米品种的密度要求,不可随意增加种植密度。3.在玉米3~5叶期和9~12叶期,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喷雾,每亩用5毫升禾丰锌+15毫升果蔬钙肥,促使根系发达,秸秆粗壮,增加秸秆的韧性。4.适时喷施玉米矮壮素。喷施矮壮素的原则是“喷高不喷低、喷旺不喷弱、喷黑不喷黄”。对于高肥田、施入底肥较多的地块或玉米秸秆较高的品种,应该适当加大用药量

预防措施 1.选用抗倒伏玉米品种;2.合理密植:要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3.每亩随底肥施入1~2公斤硫酸锌作为底肥。4.适时喷施玉米矮壮素。喷施矮壮素的原则是“喷高不喷低、喷旺不喷弱、喷黑不喷黄”。5.在玉米3~5叶期和9~12叶期,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喷雾,每亩用5毫升禾丰锌+15毫升果蔬钙肥,促使根系发达,秸秆粗壮,增加秸秆的韧性。对于高肥田、施入底肥较多的地块或玉米秸秆较高的品种,应该适当加大用药量。

1、选用抗倒品种 选用生产上抗倒性较好的品种。比如我县经多年示范种植,目前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楚单系列等品种。  
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要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一般应按品种说明书上的密度种植,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种植密度,只有这样才能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因通风不良而造成玉米倒伏。  
3、播前晒种、拌种,及时防治病虫害 玉米播种前,晒种2~3d,并使用药剂和生根粉拌种,以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和发根能力,从而提高玉米的抗倒能力。在玉米生长期间发生病虫害时,应及时防治病虫害,也能有效地防止玉米倒伏。  
4、加强肥水管理 施底肥时因地制宜地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同时增施农家肥;追肥时要深施,并距植株根茎基部7cm,避免烧根和根系发育不良;在玉米苗期底墒充足的情况下,控制灌水,进行蹲苗,蹲苗时应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干不蹲湿”的原则,时间应从出苗开始到拔节前结束,套种玉米苗势较弱,一般不进行蹲苗。雨水过多的地区,应注意排涝通气。  
5、喷施玉米“壮丰灵”(矮壮素) 在玉米生长的心叶末期(抽雄前7d左右),用玉米“壮丰灵”喷洒植株顶部,可抑制植株顶部生长,降低株高15cm左右,从而降低风的作用力,达到抗倒的目的。  
6、倒伏后的补救措施  
玉米倒伏可采用多种措施加以防止,即使这样如果遇到难以控制的大风大雨,也会引起倒伏,为了减轻损失,可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如果是抽雄前后倒伏,一定要在倒伏后及时扶起,并边扶边施肥培土;如果是在拔节前后倒伏,不必人工扶起,可让其自动恢复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