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北美海棠在种植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非常高,除了从土壤中获取水分以及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之外,另一个最大的来源途径则是从肥料中吸取所需的养分。所以,科学施肥对海棠的成长非常重要,不同时期对施肥量以及肥料的种类都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将北美海棠的生长习性掌握清楚,才能制订详细的施肥方案以及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当北美海棠生长到一定时间时,就会开花结果,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如果养分供应不足,那么开出来的花朵会发育不良,而且花期也会缩短,为了避免这些弊端,应该及时追肥。这段时期所施加的肥料跟萌芽时期所使用的氮肥不同,需要施加磷肥为主复合肥料。磷元素是花朵开花必备的元素之一,适当的补充这种元素能够让花朵开得更加茂盛,颜色也会更为鲜艳。由于这种材料主要是施加给花朵,所以可以采用叶面喷施法。这样能够保证肥料均匀的分撒在北美海棠花朵上。
北美海棠夏季高温期生长缓慢,对肥水要求不多,需要适度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室外养护的1~3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放在室内养护的3~5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
在冬季北美海棠生长缓慢,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4~8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答:
(1)加强检疫 严格控制病区种苗、种薯外调。
(2)因地制宜选用抗病高产良种,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无病种苗。
(3)实行水旱轮作或旱地轮作2年以上,避免与茄科作物轮作。
(4)加强栽培管理 收获时彻底收集病残体烧毁;勿用病藤、病薯作牲畜饲料或堆沤土杂肥;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土,并尽可能引水浸田一段较长时间;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整治排灌系统,实现排灌分家,切勿浸灌和串灌,以防止水流传病;注意防除甘薯小象甲和茎螟等害虫,减少虫媒传病;及时拔除初发中心病株,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撒施石灰。必要时淋施高锰酸钾600倍液;20%喹菌酮1000倍液;30%氧氯化铜或77%可杀得600~800倍液。发病严重时开隔离沟封锁病中心。
(1)选用潮汕白、台城薯、金山247、南薯88号、华北48、湘农黄、广薯15、南京92、紫心、台农46、豆沙种、72选、普薯14号、湘薯5号、湘薯15号等抗病品种。
(2)认真执行检疫法规,按照《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建立无病留种基地,防止该病扩大。
(3)实行轮作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此外也可与高粱、甘蔗、大豆等轮作。
(4)提倡使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清除病薯、病苗,集中烧毁。
(5)栽前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浸苗10分钟,结合栽后泼浇,对前期发病有一定抑制作用。
薯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在甘薯苗和生长期都会发生,使叶片枯萎,或引起薯块腐烂,造成减产。薯瘟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主要的预防方法有:(1)加强检疫,封锁和控制疫区的病薯、病苗传播到非疫区。(2)建立无病品种田,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管理,发现病株及时除去烧毁,并在病穴内施上石灰粉。(3)病田不要连作,实行水旱轮作。(4)病苗残株要集中烧毁处理,决不能用作堆肥,以防止病菌扩散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