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 茶黄螨的形态和危害症状?

茶黄螨的形态和危害症状?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形态特征] 成螨个体很小,需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到。雌螨长约0.21毫米,体躯阔卵形,腹部末端平截,淡黄至橙黄色,半透明,有光泽。身体分节不明显,体背部有l条纵向白带。足较短,4对,第四对足纤细,其跗节末端有端毛和亚端毛。腹部后足体部有4对刚毛。假气门器官向后端扩展。雄螨长约0.19毫米,近六角形,腹部末端圆锥形。前足体3―4对刚毛,腹面后足体有4对刚毛。足较长而粗壮,第三、四对足的基节相连,第四对足胫跗节细长,向内侧弯曲,远端1/3处有l根特别长的鞭毛,爪退化为钮扣状。卵长约0.1毫米,椭圆形,无色透明。卵表面有纵向排列的5―6行白色瘤状突起。幼螨长约0.11毫米,近椭圆形,淡绿色。足3对,体背有l条白色纵带,腹末端有1对刚毛。若螨长约0.15毫米,是一静止阶段,外面罩有幼螨的表皮。

[为害特点] 成、幼螨集中在寄主幼嫩部位刺吸汁液,尤其是尚未展开的芽、叶和花器。被害叶片增厚僵直,变小变窄,叶背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带油状光泽,叶缘向背面卷曲,变硬发脆。幼茎受害后呈黄褐色至灰褐色,扭曲,节间缩短,严重时顶部枯死,形成秃顶。花器受害,花蕾畸形,严重时不能开花。幼果或嫩荚受害,被害处停止生长,表皮呈黄褐色,粗糙,果实僵硬,膨大后表皮龟裂,种子裸露,味苦不能食用,果柄和萼片呈灰褐色。

细小的淡黄色螨类,体长0.2毫米左右,雌成虫椭圆形,雄成虫近似六角形,均有4对足。

上部叶片僵直,叶背呈灰褐色或黄褐色,油渍状,叶片边缘向下卷曲。

雌螨 长约0.21毫米,体躯阔卵形,体分节不明显,淡黄至黄绿色,半透明有光泽。足4对,沿背中线有1白色条纹,腹部未端平截。

雄成螨 体长约0.19毫米,体躯近六角形,淡黄至黄绿色,腹末有锥台形尾吸盘,足较长且粗壮。长约0.1毫米,椭圆形,灰白色、半透明,卵面有6排纵向排列的泡状突起,底面平整光滑。近椭圆形,躯体分3节,足3对。若螨半透明,棱形,是一静止阶段,被幼螨表皮所包围。成、幼螨集中在寄主幼芽、嫩叶、花、幼果等幼嫩部位剌吸汁液,尤其是尚未展开的芽、叶和花器。被害叶片增厚僵直、变小或变窄,叶背呈黄褐色、油渍状,叶缘向下卷曲。幼茎变褐,丛生或秃尖。花蕾畸形,果实变褐色,粗糙,无光泽,出现裂果,植株矮缩。由于虫体较小,肉眼常难以发现,且危害症状又和病毒病或生理病害相似,生产上要注意辨别。茶黄螨主要靠爬行、风力、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幼螨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成螨较活跃,且有雄螨负雌螨向植侏上部幼嫩部位转移的习性。卵多产在嫩叶背面、果实凹陷处及嫩芽上,经2~3天孵化,幼(若)螨期各2~3天。雌螨以两性生殖为主,也可营孤雌生殖。

普通放大镜能看清茶黄螨虫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