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抓好饲料营养供应,保证鸭吸收到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
①对饲料配方做必要的调整。②供给高质量的新鲜饲料。③采用一些抗热应激的添加剂。④适当调整供料时间。
⑵抓好环境控制、防止鸭发生热应激。处于急性热应激的鸭表现出如下特点:大多数鸭聚集在棚舍内较阴凉的地方或四周通风处,开始时饮水量猛增。环境温度过高时,鸭蹲伏在地面,躯体紧贴在垫料或地上,不愿走动,甚至不愿走到饮水器旁饮水。鸭伸颈张口,两翼下垂出现热性喘息,呼吸加快,明显看到胸廓快速剧烈地收缩和扩张。在下午3~6时,往往有较多的鸭急性死亡。为了防止热应澈,必须减少太阳辐射热对鸭的影响;降低饲养密度,减少舍内鸭的生物热;保持鸭舍内干燥,防止高温下舍内高湿带来的恶果。
⑶加强日常管理.保证鸭健康、正常生长
①防病治病。做好鸭病的预防和及时治疗,做到预防在治病在前后,使饲养管理措施得以顺利进行。
②改变饲养方式,改地面厚垫料饲养为网上平养。鸭网养可杜绝肉鸭与粪便的接触,减少疫病传播的机会,降低发病率。
③减少对鸭群的干扰。炎热天气鸭为了减少体热增加,往往减少活动,因而炎热期间要避免干扰鸭群,以使鸭活动量降低到最低限度。
④保持水上运动场水质清洁,必要时可延长放水时问。炎热季节为了提高鸭的散热能力,可采用将鸭放置在水上运动场及延长鸭在水上运动场的时间来增大鸭的散热量。
⑤加强日常消毒工作。选购优质的消毒剂,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防止苍蝇、蚊虫滋生,使鸭免受虫害的干扰。
⑥加强对鸭群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日常观察主要是观测鸭群的采食量、饮水量及排粪情况,一旦发现采食下降、饮水猛增及所排粪便在形态、色泽或气味上有所变化时则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只要上述措施采用得当,不仅可使夏季饲养的肉鸭成活率高.而且仍可使肉鸭生长、发育正常,从而保证夏天所养的肉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夏季是饲养肉用仔鸭的黄金时段,但高温高湿环境易使鸭舍粪便腐烂发酵,滋生病原微生物,诱发疫情疾病,对仔鸭生长不利。要想提高夏季仔鸭的成活率,必须做到以下“八要”:
一要降低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鸭群拥挤、堆压、积温闷圈,应减少圈内鸭数,增设水盆食槽。
二要调整饲料配方不同生育阶段的仔鸭饲料配方各不相同,夏季的饲料配方应在满足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质水平尽可能处于最低限,以减少饲料消化散热。
三要改变饲养方式宜采取网养,网养可减少仔鸭与粪便的接触,减少疫病传播机会,降低发病率,还可以减少鸭群的营养消耗及产热量,有利于仔鸭健康生长。采取地面养鸭,最好不用厚垫料,尤其不宜垫稻草。
四要优化喂料时间尽量在清晨和夜间8~10时,比较凉爽的时间内喂料。白天让鸭多休息。
五要减少阳光照射建造高而宽敞的鸭舍是减少阳光照射的有效方法。高温期间可在屋顶淋水或喷雾化水,也可在屋内顶上刷白灰换气。
六要供给新鲜饲料在高温、高湿季节,饲料放置过久或料槽中的饲料停滞过久会引起发酵变质,应保证供给新鲜饲料。
七要保持环境安静炎热季节要避免突然的惊吓和噪声干扰鸭群,使鸭群活动量降到最低程度。
八要搞好消毒防疫做好消毒工作,防止苍蝇、蚊子滋生,使鸭群免受虫害骚扰。切实搞好鸭群疫病的防治工作,如发现病鸭要及时对症施治。
肉鸭饲养须把四关
种苗关购买鸭苗要选择生产管理水平高、卫生防疫制度严格、鸭的品种好、种鸭健康无病的鸭场,不要从发生过病毒性肝炎、鸭瘟等传染病的鸭场购买鸭苗,这种鸭场孵出的雏鸭往往会感染这些疾病。购进鸭苗时,要选择精神饱满、羽毛金黄色、脐部愈合好的健康个体,不能要弱残鸭苗。
环境关
1.温、湿度:3周龄之前的雏鸭,因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差,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因此要提供适宜的温度。育雏最初两天,育雏室温度应达33℃~35℃,温度不能低于29℃,否则会影响鸭的成活率。3日龄后鸭舍温度应逐日下降,至15日龄时降至常温,一般保持在20℃左右为最好。鸭舍湿度以50%~75%为宜,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都对鸭的生长不利。
2.光照:光照可以促进鸭子的采食和运动,有利于鸭子的生长。大量的试验表明,采用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光照强度为10勒(灯距地面2~2、5米,每平方米应有3瓦照度),
可取得较好的饲养效果。
3.调整密度:一般1~7日龄地面平养20~25只/平方米,网上育雏25~30只/平方米;8~14日龄地面平养10~15只/平方米,网上育雏15~20只/平方米;15~21日龄地面平养7~10只/平方米,网上育雏10~15只/平方米。对于中成鸭地面平养2~3只/平方米,网上饲养3~5只/平方米为佳。
4.通风换气。肉鸭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排泄的废物多。要特别注意鸭舍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新鲜,以保证鸭子的健康生长。
夏季饲养的中鸭要抓好哪几方面的饲养管理工作?
⑴抓好饲料营养供应,保证鸭吸收到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
①对饲料配方做必要的调整。②供给高质量的新鲜饲料。③采用一些抗热应激的添加剂。④适当调整供料时间。
⑵抓好环境控制、防止鸭发生热应激。处于急性热应激的鸭表现出如下特点:大多数鸭聚集在棚舍内较阴凉的地方或四周通风处,开始时饮水量猛增。环境温度过高时,鸭蹲伏在地面,躯体紧贴在垫料或地上,不愿走动,甚至不愿走到饮水器旁饮水。鸭伸颈张口,两翼下垂出现热性喘息,呼吸加快,明显看到胸廓快速剧烈地收缩和扩张。在下午3~6时,往往有较多的鸭急性死亡。为了防止热应澈,必须减少太阳辐射热对鸭的影响;降低饲养密度,减少舍内鸭的生物热;保持鸭舍内干燥,防止高温下舍内高湿带来的恶果。
⑶加强日常管理.保证鸭健康、正常生长
①防病治病。做好鸭病的预防和及时治疗,做到预防在治病在前后,使饲养管理措施得以顺利进行。
②改变饲养方式,改地面厚垫料饲养为网上平养。鸭网养可杜绝肉鸭与粪便的接触,减少疫病传播的机会,降低发病率。
③减少对鸭群的干扰。炎热天气鸭为了减少体热增加,往往减少活动,因而炎热期间要避免干扰鸭群,以使鸭活动量降低到最低限度。
④保持水上运动场水质清洁,必要时可延长放水时问。炎热季节为了提高鸭的散热能力,可采用将鸭放置在水上运动场及延长鸭在水上运动场的时间来增大鸭的散热量。
⑤加强日常消毒工作。选购优质的消毒剂,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防止苍蝇、蚊虫滋生,使鸭免受虫害的干扰。
⑥加强对鸭群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日常观察主要是观测鸭群的采食量、饮水量及排粪情况,一旦发现采食下降、饮水猛增及所排粪便在形态、色泽或气味上有所变化时则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只要上述措施采用得当,不仅可使夏季饲养的肉鸭成活率高.而且仍可使肉鸭生长、发育正常,从而保证夏天所养的肉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 怎样对棚室内的二氧化碳进行调节?
下一篇: 民间传统孵化法与简易孵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