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家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怎样防治?

家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怎样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怎样防治?

主要症状:潜伏期为57天。病初口腔黏膜潮红、充血,随后在唇、舌、硬颚及口腔黏膜出现粟粒大至扁豆大充满纤维素性浆液的水疱,进而转变成白色或灰色的小脓庖,不久脓庖破溃形成烂斑和溃疡,同时大量流涎。如继发细菌性感染,则引起口腔黏膜、唇、舌坏死,伴有恶臭。随着大量唾液顺口角流出,嘴、脸、颈、胸部被毛和前爪,经常被流涎沾湿,绒毛粘成一片。局部皮肤由于经常浸湿和刺激,而发生炎症和脱毛,有时外生殖器也可见到类似水疱或烂斑。
  由于口腔损害和大量流涎,而大量丧失水分、粘液蛋白和某些代谢产物,使病兔出现消化不良,咀嚼小心,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沉郁、腹泻、消瘦和体温升高,发病后期瘫痪、侧卧不起,终因过度衰弱而死亡。病程210天不等,死亡率在50%以上。

  防治措施

  目前本病尚无疫苗和特异疗法,可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控制继发感染和对症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特别要加强卫生防疫措施,防止引进病兔。若兔群中发现流涎时,应立即隔离病兔,进行治疗。同时对兔舍、兔笼和用具等,用12%氢氧化钠溶液或20%热草木灰水消毒;对可疑兔,可内服磺胺二甲基嘧啶,每kg体重0.1g,每日1次,连续数日,进行药物预防。
  对发病兔应局部治疗和控制继发感染相结合。局部治疗时可先用防腐消毒药液(如2%硼酸溶液、2%明矾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1%盐水等)冲洗口腔,然后涂擦或撒布消炎药剂(如碘甘油、黄芩粉、冰硼散)。也可涂布调成粥状的四环素(把四环素片研细,加水调成粥状,成兔用0.5g)或明矾粉与少量白糖的混合剂等。
  为控制继发感染,可配合抗菌药物进行全身治疗,如内服磺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每kg体重0.20.5g,每日1次,连用数日,也可用紫花地丁、大青叶、鸭跖草,配合少量桔皮作为饲料喂给;用中药双花、野花煎水后,拌饲料中喂食,也可进行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