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常见的黑鱼病害有哪些? 其他水产

常见的黑鱼病害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体自身抗病能力。主要是合理放养,适量投喂,保证饲料质量(如选用“群丰牌”膨化鳢科料),加强日常养殖管理

(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质干净清新及各理化因子的稳定性,定期杀虫消毒,定期更换新水,泼洒净水剂或光合细菌,保持水环境的稳定性 经常调节水质,防止水质恶高密度养殖产生大量粪便,如不换水将造成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大大增加,水体溶氧含量减少,影响生鱼食欲,出现生鱼吐料现象,从而影响生鱼生长,且容易滋生各种病菌。因此,要经常加注新水,防止水质恶化。池水中也可以加入复合细菌等微生物来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粪渣残饵最容易败坏水质,因此,生鱼培育期间,视水质情况经常换水,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1/3,先排后灌。另外在鱼池中移植一些水浮莲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供鱼苗隐蔽。

2)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生鱼有大吃小的习性,尤其是食物缺乏时表现更为突出。因此,生鱼苗种培养要及时拉网、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种力求大小一致,以免弱肉强食,影响鱼苗成活率。

3)防病防逃:日常注意进出水口栅栏,雨天防止漫池。拉网过筛难免损伤鱼体,鱼体一旦受伤,最容易患水霉病,生产中常用0.1—0.2PPM

的孔雀石绿防治。应注意预防车轮虫、斜管虫的侵袭。

(三)药物防治用药物来抑制和杀灭鱼体和水环境中的病原体,降低其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