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食用菌追肥注意事项? 其他经作

食用菌追肥注意事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要讲究添加方法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三种方法:喷施、浸泡、和灌穴。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是为宜。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要注意“四不喷”: 1.幼小菇蕾不喷,以免其“肿死”;2.刚采过的的菇或有菇残体处不喷,以免引起细菌性病害;3.空气湿度大时不喷;4.菇棚内病虫害严重时不喷。浸泡法主要用于袋栽的食用菌。在采收1—2茬菇后,栽培袋会出现缺水状态,可将菌袋放在配置好的营养液中浸泡,浸泡时间的长短以恢复到原重的80%为宜。灌穴法主要在菌床栽培法上使用。其方法是:菌床上按10厘米的穴距打眼,向穴内灌配置好的营养液。

二、浓度要适当 营养液的浓度过高是,会造成菌丝吸收困难,甚至造成菌丝损害;浓度过低,效果不明显。一般情况下,营养液的浓度要控制在1—1.5%。

三、营养液养分要全面 补充营养液时应交替使用几种营养液,这样子实体生长所需营养会全面合理。

四、要注意环境的变化 当温度达20℃以上时,菌丝难以形成优质的子实体,此时除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外,不能添加营养液。如果培养料已被杂菌污染,必须要先除去杂菌后再添加营养液,以免引起更大范围的污染。

在食用菌出菇后期,为了增强出菇后劲,菇农往往会添加营养液进行追肥。但是,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添加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之则适得其反,给生产者带来损失。要讲究添加方法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3种方法:喷施、浸泡和灌穴。

1、喷施法: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还要注意“四不喷”:一是幼小菇蕾不喷,以免其“肿死”。二是刚采过菇或有菇残体处不喷,以免引起细菌性病害。三是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喷。四是菇棚(房)内病虫害严重时不喷。

2、浸泡法:主要用于袋栽的食用菌。在采收完1~2茬菇后,若栽培袋呈严重缺水状态,可将其放在配好的营养液中浸泡,直到其恢复或接近原重量时为止。采用浸泡法添加营养液,只需在菌袋浸入营养液中后压上重物即可,但浸泡的时间不应过长,若菌袋失水过多可以分几次浸泡。

3、灌穴法:主要在菌床上使用,当菌床出菇较多、水分及养分消耗过大时可采用此法。具体方法是:将菌床按10厘米的穴距打眼,向菌床上漫灌配制好的营养液,添加完营养液后覆土。浓度要适当营养液浓度过高时,不仅菌丝吸收困难,而且还会妨碍甚至损害菌丝。浓度过低时,效果不明显,达不到高产的目的。营养液的浓度还要根据培养料的含水量而定。若培养料的含水量较高,应加大营养液的浓度,减少用水量,且添加营养液后要加大通风量。反之,则应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增加用水量。营养液养分要全面应经常交替使用几种营养液,这样子实体所获得的营养既全面又合理。如果用激素刺激食用菌生长,则应在补充过营养液之后再使用。要注意环境的变化当气温达 20℃以上时,菌丝难以形成优质的子实体(除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外),可以不添加营养液。若培养料已被杂菌污染,一定要先去除杂菌后再添加营养液。为了防止杂菌污染,也可在添加营养液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抑菌剂,以防止杂菌滋生蔓延。

注意四个问题:一要注意讲究添加方法,二要注意浓度要适当,三要注意营养液养分, 四要注意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