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麾飞虱的预防与防治? 玉米

玉米麾飞虱的预防与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提倡麦收后直播。夏直播玉米建议于6月10-13日播种,避免灰飞虱传毒危害高峰期与玉米染毒敏感生育期相吻合。确因播种过早或失时,出现了发病的地块,应推迟定苗时间,并结合间苗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田间再浸染毒源,减轻损失。

  2、清除杂草,控制毒源,拔除病株,改善玉米生长环境。

  及时清除玉米田间、路边杂草,破坏灰飞虱适宜的栖息场所。拔除田间病株,可以消灭灰飞虱的生存环境,显著降低虫口密度,减少传毒机会,并能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

  3、适时治虫防病。

  一是搞好特殊环境的灭虫工作。每亩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50公斤全面喷药,以压低田间种群数量,阻止病毒传染。

  二是玉米播种时,用种衣剂包衣或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拌种,预防苗期灰飞虱危害,降低玉米粗缩病病毒致病力。

  三是在玉米出苗后至6叶期实施全程药控,这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关键措施之一,须多次用药,隔5-7天左右施药一次,连用2-3次,做到治虫防病。药剂每亩可选用10%吡虫啉40克加20%异丙威乳油15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做到速效药与长效药相结合。

中文名称:灰飞虱
分类属性:同翅目,飞虱科
英文名称:small brown rice planthopper
中文别名:蛔虫、蚰虫
拉丁学名:Laodelphasx cstriatellus(Fallen)
分布区域: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东自沿海各省、西至新疆,都有分布,尤其以华东、华中、华北发生较多。
形态特征: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长翅型成虫体长3.5—4。2毫米,黄褐至黑褐色。头顶略向前突,其长稍大于复眼间的距离,复眼及单眼均黑色,额侧脊略呈弧形,颜面纵沟黑色。前翅淡灰色,半透明,有翅斑。雌虫小盾板中央淡黄白色或淡黄褐色,两侧各有一个半月形黄褐色斑,雄虫小盾板黑色;短翅型体长2.1—2.8毫米,翅仅达腹部2/3,余均同长翅型。卵长茄形,微变曲,长约0.7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淡黄色,卵成块产于口十鞘,叶中肋或茎秆组织中l卵粒成簇成双行排列,卵帽露出产卵痕,如一粒粒鱼子状。若虫近椭圆形,初孵若虫淡黄色,后呈黄褐色至灰褐色,也有呈红褐色,第3~4腹节背面各有一灰白色的“八”字形斑。
为害作物:水稻、大麦、小麦、玉米、取食看麦娘、游草、稗草、双穗雀稗,能传播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
发病特点:一年发生4~8代,主要以3~4龄若虫在麦田、草子田以及田边,沟边等处的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上越冬。长翅型成虫有趋光性,但较褐飞虱弱。成虫寿命在适温范围内随气温升高而缩短,一般短翅型雌虫寿命长,长翅型较短。雌虫:羽化后有一段产卵前期,而其长短取决于温度高低,温度低时长,温度高时短,但温度超过29~C时反而延长,发生代一般为4~8天。卵产于稻株下部叶鞘及叶片基部的中脉组织中,抽穗后多产于茎腔中。每雌虫产卵量一般数十粒,越冬代最多可达500粒左右。灰飞虱天敌种类与稻田其它两种飞虱相同。
灰飞虱对玉米的主要危害是传播玉米粗缩病病毒,玉米一旦染病,几乎无法控制,轻者减产30%以上,严重的绝收,因此玉米粗缩病又称为玉米的癌症。
玉米症状特征:玉米出苗后被灰飞虱危害后即可感病,到5-6叶期才开始出现明显症状,新生叶片即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在心叶基部的中脉两侧最初出现透明的虚线斑点,以后逐渐扩展到全叶,并在叶背的中脉上产生长短不一的蜡白色突起。病株叶的特征是色浓绿、宽、短、硬、脆,叶背的叶脉隆起。病株节间明显缩短,严重矮化,叶片密集丛生,成对生状,病株似“君子兰”植株,农民朋友通常称作“万年青”。病株根少而短,长度不足健株的1/2,易拔出。根易分叉,丛生状。
灰飞虱防治技术要点
1、灰飞虱可近距离扩散和远距离随高空气流迁飞,如一个地块喷药,可迅速转移至未施药地块和地边、路边、沟边杂草中,一家一户的分散防治很难整体压低虫口密度,必须进行统一防治,至少以村为单位,统一时间,联防联治,使该虫无处可逃。地边、路边、沟边杂草也要进行喷药,最好在喷施杀虫剂的同时加入百草枯(克芜踪)、草甘磷(农达)等除草剂杀灭杂草,破坏该虫的栖息环境,降低虫量。要发挥专业机防队作用,大面积防治,降低防治周期,提高防治效率。
2、一定要早防早治,把灰飞虱消灭在传毒之前。目前,正值灰飞虱发生高峰期,马铃薯茬、蒜茬等5月中下旬及6月初播种已出苗的玉米,每提早一天防治就可减轻一分危害,一定要在灰飞虱传毒前控制,绝不能掉以轻心。麦套玉米麦收要立即进行防虫,可结合玉米田喷施除草剂一并施药,尤其要重点消灭地边杂草丛中害虫,防止灰飞虱从地边杂草传入农田中危害。现没播种玉米要搞好种子药剂处理,可用60%高巧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4%-0.6%进行种子包衣或用25%吡虫啉悬浮剂按种子量的2%进行拌种。
3、一定要选用合适的农药品种。防治玉米粗缩病关键是治虫,一些所谓的防病毒药剂对粗缩病无任何效果,因此,要科学选用合适的杀虫剂,可应用10%吡虫啉20g/亩或3%啶虫脒15-20g/亩,混用4.5%高效氯氰20-30ml/亩等菊酯类农药喷雾,也可选用扑虱灵、灭多威、锐劲特农药喷雾,隔3-4天一次,连喷2-3次。要注意喷洒田边和地内杂草,而不要仅仅喷洒玉米植株。

1、灰飞虱可近距离扩散和远距离随高空气流迁飞,如一个地块喷药,可迅速转移至未施药地块和地边、路边、沟边杂草中,一家一户的分散防治很难整体压低虫口密度,必须进行统一防治,至少以村为单位,统一时间,联防联治,使该虫无处可逃。地边、路边、沟边杂草也要进行喷药,最好在喷施杀虫剂的同时加入百草枯(克芜踪)、草甘磷(农达)等除草剂杀灭杂草,破坏该虫的栖息环境,降低虫量。要发挥专业机防队作用,大面积防治,降低防治周期,提高防治效率。
2、一定要早防早治,把灰飞虱消灭在传毒之前。目前,正值灰飞虱发生高峰期,马铃薯茬、蒜茬等5月中下旬及6月初播种已出苗的玉米,每提早一天防治就可减轻一分危害,一定要在灰飞虱传毒前控制,绝不能掉以轻心。麦套玉米麦收要立即进行防虫,可结合玉米田喷施除草剂一并施药,尤其要重点消灭地边杂草丛中害虫,防止灰飞虱从地边杂草传入农田中危害。现没播种玉米要搞好种子药剂处理,可用60%高巧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4%-0.6%进行种子包衣或用25%吡虫啉悬浮剂按种子量的2%进行拌种。
3、一定要选用合适的农药品种。防治玉米粗缩病关键是治虫,一些所谓的防病毒药剂对粗缩病无任何效果,因此,要科学选用合适的杀虫剂,可应用10%吡虫啉20g/亩或3%啶虫脒15-20g/亩,混用4.5%高效氯氰20-30ml/亩等菊酯类农药喷雾,也可选用扑虱灵、灭多威、锐劲特农药喷雾,隔3-4天一次,连喷2-3次。要注意喷洒田边和地内杂草,而不要仅仅喷洒玉米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