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胡萝卜 > 如何防止胡萝卜先期抽薹? 胡萝卜

如何防止胡萝卜先期抽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防治措施

1、严格选择冬性强、抽薹晚的春性胡萝卜栽培品种,并使用新种子,并要掌握适期播种,春播胡萝卜播种期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期,不能过早播种,如果提早栽培,就应采用设施栽培。

2、加强肥水管理,要求土层深厚并较肥沃的沙质壤土,肥料以农家有机肥为主,以氮、钾肥为主,减少磷肥用量。

3、使用抑制抽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0.1%-0.5%马来酰肼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物质,能延迟胡萝卜先期抽薹。

4、加强栽培管理,在进入高温天气时应注意采用遮阳,减少日照时间,灌水以降低土温等措施。

5、适时采收。

1、苗期遇降温。据研究,当胡萝卜长到一定大小后,遇到15度以下的低温,经15天以上就能通过春化阶段,进行花芽分化。

夏秋种植的胡萝卜,生长前期温度较高,生长后期温度较低,都不适于抽薹开花。

春播胡萝卜前期温度低,生育中期温度较高,日照长,容易发生抽薹现象。如果播期越早,幼苗处于低温时间就越长,抽薹率就越高,反之则低。春季如果发生倒春寒也会造成先期抽薹现象。

2、栽培因素。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和氮、磷、钾的比例,都会通过影响胡萝卜的营养和生长,间接地影响花芽分化和抽薹。

3、遗传因素。抽薹除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外,还受作物自身遗传因素的控制。

4、生产调节物质的影响。吲哚乙酸、萘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2,4,5-三氯苯氧乙酸等生长素类物质,可促进抽薹,胡萝卜生产上一定要慎用。

5、品种选择不当。种子陈旧、生活力低,长成的幼苗生长是势弱,在相同环境中先期抽薹率也会增加。

萝卜植株的抽薹一般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1)低温 萝卜的植株、肉质根、萌动的种子甚至没有吸水的种子都可以感受低温的影响而通过春化阶段。研究表明,通过春化阶段最适宜的温度是3~5℃。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抽薹率较低。但不同品种感受低温的影响不同,北方品种冬性强,要求低温条件比较严格;而南方品种冬性较弱,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仍能通过春化阶段。

(2)低温时间与苗龄 大多数萝卜品种在l~10℃,经过10~20天的低温就可以通过春化阶段。在3~5℃的低温条件下,经过10天则可以全部通过春化阶段。苗龄不同,春化结果也不同,萌动的种子在5℃条件下,需经过15~20天完成,而在幼苗2片展开叶时,通过春化最快,只需3~5天。苗龄较大时需要经过低温的时间延长。

(3)日照时数 萝卜通过春化后,在长日照条件下,可以加速其抽薹,一般在12小时以上光照条件下,均可抽薹。

但品种之间有差异,有些品种较严格,需在12小时以上光照条件下才能抽薹。因此,春萝卜容易先期抽薹,而秋萝卜很少先期抽薹。

2.先期抽薹的防止

(1)选用冬性强的品种 冬性强的萝卜品种通过春化阶段要求的条件严格,不易通过春化阶段,先期抽薹现象较少。通常北方寒冷地区的萝卜品种,在南方温暖地区种植时,先期抽薹现象较少;而南方的萝卜品种,由于通过春化阶段要求的低温相对较高,即冬性较弱,当在北方寒冷地区春季种植时,就很容易通过春化阶段而出现先期抽薹。这一现象在引种时一定要注意。

(2)采用冬性强的种子 同一个品种的种子,冬性强弱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春萝卜,即使是一个品种先期抽薹也有早有晚。在北方有的地区,直接利用早春播种的春萝卜留种采种,长此下去,会使品种的冬性减弱,先期抽薹现象就较严重。所以,在留种时一定要采用春种春选和秋种秋选相结合的办法精选冬性强的单株采种,这样的种子能保持较强的冬性,先期抽薹现象较少。

(3)适期播种 春萝卜是在初春播种,此期温度较低,播种越早,在低温环境中的时间越长,越容易通过春化阶段,先期抽薹现象越严重。播种期越晚,先期抽薹率就越低,但是由于叶丛生长期短,叶面积小,产量不高,而且上市时间也晚,经济效益降低。所以,播种期要适当。适期早播,先期抽薹率不高,而叶丛生长期较长,叶面积较大,产量高,上市早,经济效益好。

(4)种子质量 种子的大小,往往影响到幼苗生长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植株的生长量及抽薹的早晚。一般地讲,粒大、饱满的种子,播种后生长快,抽薹较早;粒小不饱满的种子幼苗生长慢,抽薹较迟。同样陈种子比新种子发芽后的幼苗生长势弱,抽薹也较晚。因此粒小、不饱满、陈种子相对于粒大、饱满、新种子可适当早播。由于粒小、不饱满、陈种子的幼苗生长弱,虽然抽薹较迟,但最终肉质根产量和质量都较低,所以还是要选用粒大、饱满的新种子。

(5)加强管理 春萝卜在栽培中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肉质根迅速膨大,提早上市。如果肥水不足,肉质根生长缓慢,延长生长期,致使抽薹,肉质根还达不到食用标准,失去商品价值。

另外,萝卜在冬春保护地栽培中,要尽量保证设施内温度不低于8℃,防止通过春化阶段。在萝卜生长期不要利用控水、低温等措施锻炼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