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以软蜱为传播媒介的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皮肤发绀及淋巴结和内脏器官的严重出血为患病特征。非洲猪瘟传染性强、死亡率极高,缺少有效疫苗预防和治疗方法,一旦染病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非洲猪瘟虽名为“猪瘟”,但仅有“高热、严重出血”的症状与急性猪瘟相似。实际上,非洲猪瘟和猪瘟分别是由两种完全不同的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一种单分子线状双链DNA病毒,属于双链DNA病毒目-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也是ASFV家族中的唯一成员。它通过软蜱传播来感染野猪和家猪,主要在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复制,造成细胞凋亡,严重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一旦发病即可致死。猪瘟(CSF)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RNA病毒——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传染病。猪瘟与非洲猪瘟同样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在自然条件下也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急性猪瘟发病特征与非洲猪瘟相似,呈败血性变化,表现为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猪瘟与非洲猪瘟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猪瘟尚可采用疫苗防控,但目前还没有可用于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
上一篇: 荸荠秆枯病的病理特点包括哪些?
下一篇: 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