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土消毒。大棚蔬菜由于连作次数多,一般病毒较为严重,用化学药剂进行斩钉截铁土消毒可杀灭靠土壤传播病害的病菌,降低发病率。可每平方米床土注入3-5克多菌灵或300克溴化甲醇进行灭菌。
2、双层保温。采取双层保温措施,即在大棚内加盖地膜式设置小拱棚。据试验,在棚内加盖地膜,能使地温提高2℃,在棚内设置小拱棚内的温度保持在15℃以上。
3、改用无滴膜。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膜。用此法,大棚内的水汽便不会在棚膜上凝聚成水滴,对棚内的蔬菜构不成遮光影响,透光率保持在90%左右,蔬菜的光合作用就能保障。
4、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正确选择和使用外源性植物激素,如采用防落素等,促进果实膨大,加速成熟,提高产量。
5、喷施稀土液。在茄果类蔬菜的苗期和始花期喷洒浓度为0.2%-0.5%的硝酸稀土液,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
6、嫁接。在大棚内连作黄瓜,若用黑籽南瓜或南砧一号进行嫁接,能防治多种病害,增产30%以上。
7、严防氨害。据测定,氨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5ppm即会导致蔬菜茎叶坏死,因此在大棚内栽培蔬菜,首先应控制氨肥使用量,在使用氨肥后要及时浇水,肥料深施并覆土,注意开窗换气,严防氨气危害。
8、设置反光幕。在蔬菜大棚内的北侧弱光处设置一道反光幕,能明显增强蔬菜大棚北侧的光照,并可提高地温1.5-3℃。
9、燃放沼气。此法既能使棚内增温,又能为蔬菜补充二氧化碳气体,经过对黄瓜、青椒、菜花等多种蔬菜的试验,一般可增产20%-40%。
10、滴灌。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可降低10%以上,混合病情指数降低。
11、使用草木灰。在冬春季节蔬菜大棚密闭,湿度大,蔬菜易发生病害,使用草木灰后就可有效防止各种病害的发生。将草木灰均匀施于地面上可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如果将草木灰施入土中,还能起到疏松土壤、增加肥力,提高秧苗抗逆性的作用。
12、提高复种指数。根据不同蔬菜不同的生长特点,选用适当品种,合理安排茬口,采用多茬种植、间套混作、立体栽培等多种形式,就能提高复种指数。
提高大棚蔬菜经济效益的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一、大棚蔬菜经济效益之套种方法及结果
1 大棚蔬菜的品种选择和套种方式 春茬主栽培作物黄瓜以新泰密刺栽培品种为主,秋茬复种就要选用津杂2号,春茬主栽作物番茄最好是选用极早熟品种早魁,秋茬复种一般采用粉3号,大种作物为四月慢油菜、中甘11号甘监、津南实芹1号芹采等叶类早熟品种。
试验面积共5棚,计3000平方米。第一种大种方式:春茬主栽作物黄瓜定植前套油菜或芹菜,秋季复种番茄;第二种套种方式:春茬主栽作物番茄定植前套甘蓝叶油菜,秋季复种黄瓜。加格达奇市郊,一般于3月20日扣期,4月15日定植套种作物,主栽春茬作物5月1日定植,7月2日主栽春茬作物拉秧之后,开始移栽或直播秋茬作物。
2 整地施肥和作畦方式 3月20日扣棚同时施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5000kg以上,以腐熟鸡粪为主,撒施均匀,化冻后翻地,起垄,作90cm宽的小高畦。在小高畦中间栽植油菜2~3行或早甘蓝1行。春茬主栽作物定植在小高畦两侧,密度每平方米5株左右。春夏秋冬种作物采收后中间修整成小沟,用于灌水施肥,高畦之间为人行作业通道。主栽作物7月20日拉秧后整地施肥,起垄直播或移栽秋茬作物。复种的秋茬作物可据于气情况,增加防寒物一直延迟到9月末,或10月10日前后当棚内结冻时为止。
3 定植和田间管理 套种作物定植后,要努力提高棚内温度,以加速地温回升,浇水以灌小水为主,切忌漫灌,黄瓜定植要露坨或将土坨由南向北倾斜;番茄采取卧式栽培方式,或头部向北水平栽培。复种秋茬也要因作物而异。
提高大棚蔬菜经济效益的方法中,黄瓜和番茄除正常管理外,黄瓜还要通过促使侧蔓结瓜来提高产量,侧蔓见瓜后摘心,主蔓生长到2m左右摘心,以确保单株结瓜达18~20条,株产量2kg左右;番茄一般进行双干整枝,留4穗果或3穗果摘心,单株保持14~16个果,株产量2kg左右。如市场芹菜、香菜或秋白菜看好,秋茬也可种植此类叶菜。
4 采收 套种蔬菜可1次、也可分2~3次采收,但最终采收期不得晚于5月10日,否则将影响主栽作物生长。春茬主栽作物番茄终采期,同样不得超过7月20日,否则也将影响秋茬。对秋季的复种作物,可根据天气情况,能往后推迟尽量推迟。番茄青果收获后可采取保鲜催熟处理,使期推迟到12月上旬投放市场。
上一篇: 早熟玉米套种菜豆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如何?
下一篇: 紫甘蓝的病虫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