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癜 皮肤出现紫癜,并伴有关节痛。常见于使用巴比妥、氢氯噻嗪、皮质类固醇、磺胺、抗凝血药等时发生。
(2)光过敏反应 暴露于阳光下的皮肤出现皮疹。常见于使用降压利尿药、抗精神病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口服降糖药和巴比妥类等药。
(3)过敏性休克 用药后皮肤立即出现潮红、出疹、支气管痉挛、血管通透性亢进、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多在注射时发生,也可见于口服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头孢霉素)、碘制剂、抗毒素血清、局麻药以及某些中药针剂等。
(4)固定药疹 与多种药物有关,较常见的为抗生素和非留体抗炎镇痛药。主要发生在皮肤与黏膜连接处,如口唇、包皮、阴唇等部位。皮疹是回形或椭圆形红斑,中央可紫红肿胀。
(5)阿司匹林哮喘 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可以诱发哮喘,机制可能是药物阻碍环加氧酶的活性,使前列腺素合成被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发生改变,体内产生过多白三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出现哮喘症状。
(6)荨麻疹样皮疹 以荨麻疼样皮疹为主,伴有发热、腹痛、倦怠和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常见于输血、注射疫苗以及使用抗生素、水杨酸、磺胺等制剂时。
(7)晚发型皮疹 用药数日后发病,出现波及全身的红斑,伴有瘙痒,有的如麻疹腥红热样,引发药物主要有水杨酸制剂、氢氯噻嗪、雷米封(异烟肼)、巴比妥、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等。
(8)多型渗出性红斑 有形态及大小不定的红 色皮疹,通常是紫色或深红色丘疹,常伴有水疱,内有渗出液。常于使用水杨酸、抗组胺药、巴比妥、碘化物、保泰松等制剂后发生。
(9)中毒性表皮坏死症 皮肤突然大面积发生广泛大疱和红斑,伴有高热。多见于使用抗组胺药(复方抗感冒药中可能含有)、苯妥英钠、磺胺、保泰松、青霉素和氯霉素等药物。
(10)斯约综合征 一种严重的药物疹,红斑性大疱广泛分布,口腔、眼部及咽部等处黏膜糜烂,并伴有高热、头痛及关节痛等全身症状。常见药物:保泰松、磺胺、巴比妥、苯妥英钠和非那西丁等后发生。
(11)药源性嗜酸细胞浸润综合征 一种过敏性药物引起的肺部疾病,常于使用磺胺、甲氨蝶呤有关。
上一篇: 东北大黑鳃金龟的发生规律?
下一篇: 桃灰霉病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