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如何栽培无公害稻米? 水稻

如何栽培无公害稻米?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无公害大米指的是栽种稻米的过程中,使用天然的栽种方式,完全采用自然农耕法种出来的大米。种植无公害大米的生长条件主要是土壤、水、空气无污染、残留。种子不能用转基因和拌种。种植过程不用任何农药、化肥,只能用生物防治和有机农家肥,加工、运输、包装、储藏都与要符合有机要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必须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灌溉用水(畜禽饮用、加工用水)、土壤、大气等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要求,产地周围3公里范围内没有污染企业,蔬菜、茶叶、果品等产地应远离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集中连片、产品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规模。无公害米使用的肥料一定要是有机肥,而且种植的土壤有一定的限定,要有三年都没有碰到一点化学农药,这样子做可以完全消除稻米内可能有的重金属,或者是毒素,可以达到完全没有污染的效果。再加上完全专用的优良碾米机械设备,就可以达到完全香、Q、黏和无怪味的高品质效果。无公害大米是遵照国家有机农业生产标准种植生产加工的。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极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而获得的有机水稻终端果实。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品位,有益于人类生存健康优质大米。

近年来,随着粮食的连年丰收,粮食买方市场的形成,粮食生产已从量的扩张转入质的提高,城乡居民对食用稻米,不仅要求优质,而且要求安全卫生。为此,无公害稻米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无公害稻米是在栽培过程中通过一些相应措施,即对农药、施肥和环境污染进行控制,使稻米中不含有有害物质或把它控制在某些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从而达到食用安全标准。下面就无公害稻米生产的操作规范介绍如下:
  一、自然生态条件的选择
  (一)气候条件 无公害稻米生产要求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后期温度较低、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尤其是水稻抽穗扬花期与灌浆结实期的温湿度条件。

  (二)土壤条件 无公害稻米生产的土壤条件要求相对较高,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5%以上,氮、磷、钾含量中等以上,其它营养元素丰富、平衡。以黄泥土、红黄泥土改良的水稻土为宜。
  (三)示范基地的选择 示范基地要选择废气、废水无污染或污染较轻的地区,基地周围必须远离砖瓦厂、磷肥厂等有污染源的工矿企业;灌溉用水以自然积水如山涧水、天然水库等水源为主,从而防止废气、废水污染。
  二、品种选择
  无公害稻米以食用为主,应选择米质软硬适中、口感好、风味佳,稻谷质量应符合GB/T17891-1999的一、二级优质稻谷标准,且产量、抗性等综合性状较好的中稻品种。同时,品种选择也要考虑本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三、提倡宽行窄株栽培,并适当稀植
  据有关资料和试验显示,密度过大会造成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提高,蛋白质含量下降,加工品质变劣;反之,密度过低又会造成产量明显下降。为此,无公害稻米生产既要注意米质提高又要兼顾产量不减。针对两优培九、协优9308两组合植株较高、生育期较长的特点,我们提倡宽行窄株栽培,并适当稀植。

、合理施肥
  无公害稻米生产要同时实现高产和优质的目标,施肥上应以中等施肥水平为度,并坚持以有机BE为主,适当配施部分氮磷钾化肥(或专用肥)。有机肥提倡基施,其用量应占总用肥量的30%以上(以纯氮量计算),配合氮磷钾肥三要素(尤其要增施钾肥),实现平衡施肥,严禁使用硝态氮肥。一般在亩施栏肥1000kg或干稻草250kg的基础上,再亩施纯氮12—13kg,五氧化二磷3kg,氧化钾5kg。具体做法是:有机肥基施,同时每亩基施“老大伯”牌水稻专用肥(三元素含量25%,有机质含量20%)35—40kg+尿素7.5kg或碳铵素20—30kg。苗肥亩用尿素5kg。要重视穗肥施用,穗肥亩用尿素5.0-7.5kg+氯化钾2.5—3kg(据资料和试验显示,施用穗肥能提高分蘖成穗率,明显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
  五、科学灌水
  无公害稻米生产要保证全生育期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尤其是水稻生育中后期的水分供应。即前期有水分蘖并结合露田,分蘖后期轻搁控苗,孕穗期保持田间不缺水,并保持薄水或湿润到成熟。要做到前期土壤通气好,中期不晒田,后期有水层到成熟。
  六、控制用药,综合防治
  无公害稻米生产要求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应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通过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健身栽培,增强水稻抗病虫害能力;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尽量减少用药次数。病虫防治要准确、及时,择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抗生素农药等,从而减少稻米中有毒物质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