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秋葵栽培技术要点? 其他蔬菜

秋葵栽培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栽培技术要点

黄秋葵在羊街的种植时间在4月中上旬,整个生育共190天左右。

(1)播种育苗:播种时间为4月中上旬, 播种前先用20-25℃温水浸种12小时,之后在25-30℃条件下催芽48小时,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亩用种量0.3公斤。育苗床土配比是田土:锯木、草木灰或腐熟有机肥=6:4。

(2)整地作畦: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土10~15天,将土地深耕20-30厘米,施足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公斤左右或硫酸钾15公斤、复合肥30~40kg作底肥,耙平作高畦,畦高25~30cm,畦宽1~2m,肥料与土壤应充分混合,3~5天后定植。

(3)大田定植:定植时间为5月中旬,当植株展开4-5片真叶,株高12-15厘米,苗龄30-40天时定植。株距为30厘米,行距为40厘米,每畦种植40株。

(4)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及追肥、灌水幼苗定植后应连续中耕2~3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缓苗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后应经常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立支柱,防止植株倒伏。第1朵雌花开放前应加强中耕,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 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定苗或定植后5~7天施1次提苗肥,每亩施尿素3~5kg或复合肥15~20kg;开花结果前期(定苗或定植后25~30天)进行第2次追肥,每亩可施腐熟人畜粪1500kg、氯化钾5~8kg;开花结果盛期再重施1次追肥,每亩可施腐熟人畜粪2000~3000kg、氯化钾8~10kg。以后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肥,但不能滥施,以免发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现象。进入生长后期也应注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加后期产量。黄秋葵喜湿,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尤其是开花结果时不能缺水,要及时供给充足的水分,促进嫩果迅速膨大发育;遇到干旱时,每天要灌溉1次,以喷灌方式为好;但注意水分也不能过多,大雨后要及时排水,以利植株正常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每次浇水后都应注意除草,并在封垄前进行中耕培土,防止雨季植株发生倒伏。

②整枝、摘心 黄秋葵以主干结果为主,应及时摘除侧枝,减少养分消耗。另外,为了改善植株底部叶片的受光状态,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黄秋葵生长的中后期,应打掉基部侧枝;在收获嫩果后保留下部1~2片叶,摘除以下的叶片。当主枝长到150~180cm高后进行摘心,促进上部侧枝结果,提高前期产量。

③病虫害防治 黄秋葵抗病力很强,一般病害很少,偶尔有蚜虫、螟虫、蚂蚁和地老虎危害。防治蚜虫、螟虫和蚂蚁,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1%灭杀毙6000倍液、溴氰菊酯或功夫菊酯200~250倍液防治;防治地老虎,可在根际周围灌90%敌百虫500倍液,毒杀幼虫。连阴雨季节,枝叶出现较多病斑,为褐斑病(受害叶片有黄褐色圆形病斑,边缘带紫红色,中央散生小黑点)或叶斑病(叶片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红色病斑,中央呈黄褐色),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500~600倍液喷雾2~3次。两种病害易引起叶片早枯,可在天转晴后及时在植株基部附近撒施石灰,防止病害蔓延,另外要防止偏施氮肥,注意田间排水。

④通过黄秋葵整个生育期的观察,可以得出黄秋葵为直根系,主根比较发达,一般采用直播比较理想。另外,栽培管理中要特别注意水的排灌,因为黄秋葵不耐涝,容易造成根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