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光能利用率潜力多大
①、光能与水稻产量
目前,我国水稻光能利用率很低,一般只有0.4%左右,高的也不过2%。如果普遍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1%,那么,水稻生产水平就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倍半,估算水稻亩产可达2500斤。
②、水稻生产三个90%理论
水稻产量形成主要靠空间营养和土壤营养。空间营养主要指的是光和二氧化碳,土壤营养主要指的是土壤养分(无机盐)和水等。据研究水稻产量的形成来自三个90%。
⑴水稻经济产量的95%来自光合产物(即空间营养) 一般说,来自土壤营养的不足5%。当然,这不是说施肥不重要,但施肥的目地是增加光能制造器官,提高光能利用率。
⑵高产水稻的光合产物有90%左右是来自抽穗后制造的 一般讲种子中的有机物70%是抽穗后形成的,30%是抽穗前茎杆、叶鞘中贮存物质转化而来的。但在高产情况下,子粒中的光合产物主要靠抽穗后积累的,水稻产量越高,它后期光合作用积累的比重越大。但水稻亩产达到1300-1500斤左右时,据测定,产量中有机物90%是靠抽穗后形成的。所以,水稻抽穗以后叶片不早衰、不贪青、不倒伏,保持叶片功能期长而旺盛,是力争高产的关键。由此可见,栽培水稻时,不要只注重前期、中期,还要注重后期,应该说前、中期是为后期打基础的,后期光合作用好,才能达到高产目的。
⑶水稻产量90%来自叶片光合作用的产物 水稻产量贡献率剑叶52%、倒二叶22%、倒三叶7.7%、倒四叶17.7%、穗和叶鞘0.6%。水稻叶面积的大小与配置是否合理,决定着水稻产量的高低。合理密植就是要扩大群体,力争达到适宜的叶面积系数,创造更多的制造有机物的“车间”。
上一篇: 血橙对生长环境有什么要求?
下一篇: 甜菜叶面施肥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