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其他豆类 > 大豆夺高产的几个关键因素是什么? 其他豆类

大豆夺高产的几个关键因素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选用多花多荚的高产良种
(二)培育壮苗
1.精选种子:除去破瓣、秕粒、霉粒和杂豆,留下饱满、整齐、光泽好,具有该品种特征的做种。选好后进行发芽试验,发芽率在92 %以上时方可做种用。
2.种子处理:用钼酸铵20克~30克,先加少量温水,溶解后,再加水0.75公斤~1公斤,喷洒在50公斤种子上搅拌均匀,阴干后即可播种。为防止地下害虫的危害,可再加25克氧化乐果,拌匀即可。
3.播种期的确定:大豆一般要争取早播,因为适当早播可避免早春干旱,同时又可增加生育日数,从而提高产量。 一般南阳地区的大豆要求谷雨前后播种结束,即6月16日前后,最迟不能过夏至,否则产量下降。
4.确定播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点来确定播种密度,每亩栽植密度可在20000株~30000株为宜。过少,产量不易提高,过多,会造成郁闭, 反而降低产量。
5.播种方法:南阳地区多采用宽窄行穴播方法,以20000株~30000株/亩的密度标准,株距16.5厘米,行距40厘米左右为宜。每穴播种2 粒种子,穴内大豆要有一定距离,以便大豆能正常生长。播种要求良好的墒情,一般要求土壤含水量在18%~22%之间。可以先整地打畦, 再浇水播种。播种深度要求5厘米,不可过浅或过深。
(三)根据大豆营养特点施肥
大豆是豆科作物,豆根上有根瘤,可以从空气中固氮, 但只能满足大豆对N素营养需要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所以还要通过施肥来解决。大豆在分枝期以后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错进行时期, 此时大豆对肥料水分的需要大增,为满足大豆高产需要,应及时施肥和灌水。
种肥与追肥的施用:
1.种肥:利用磷酸二铵作种肥效果很好。中等肥力水平的平川漫岗地,每亩应施用10公斤左右,同时施用硫酸钾每亩5公斤~7公斤, 可达到平衡施肥增产的目的。施种肥时,须注意不要烧苗,可采用深施或侧深施技术,一般要施在种子侧下方4厘米~5厘米处为宜。
2.追肥:大豆进入开花期时需要大量营养,正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错时期。此时,在大豆中耕锄草之前每亩施N肥5公斤~7公斤,对大豆增产有很好的效果。在大豆盛花期到结荚期进行根外追肥,效果也很好。 一般每50公斤水加钼酸铵20克~25克,制成溶液,每亩喷洒溶液25公斤~ 30公斤,在每亩喷钼酸铵溶液时加磷酸铵30克、尿素1.25公斤效果也很好。
(四)大豆的田间管理
1.形成壮苗,打丰产基础:大豆出苗后要及时进行管理。前期管理主要是形成壮苗,出苗后不久要及时查苗、补苗。如土壤水分不足、 出苗不全及时补种,最好坐水补种。撒种太多应及时间苗。总之, 苗期要使大豆分布均匀,植株间隔5厘米~10厘米,为以后大豆生长创造条件。
2.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整个生育期要进行2次~3次中耕除草,特别是在大豆封垄前更加重要。这样,既可防止土壤水分过分蒸发, 又可防止杂草与大豆争养分和水分。后期中耕时应注意在大豆根部培土, 防止大豆倒伏。
3.搞好灌溉和排水:大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生长前期为形成强壮根系不一定要求灌水太多,但在分枝后期乃至开花鼓粒期则需要大量的水分。在干旱时上午9时~10时,叶片翻过来,这表明大豆已严重缺水,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灌溉。同时,也要注意排涝, 特别是在南方多雨地区和北方低洼地更应注意排涝。
4.及时调控,促进大豆正常生长:如大豆生长不良,迟迟封不上垄,应及时增施肥料,追肥灌水以促其生长。若大豆生长过于繁茂、旺长, 易造成倒伏,采取摘心去掉顶端生长点,可抑制大豆生长。 在开花前期发现大豆有徒长现象,应当喷洒生长抑制剂,如2、3、5---三碘苯甲酸抑制徒长效果好,每亩可用5克。若是粉状剂,要加5克小苏打, 用少量水搅拌到起泡沫后,再加水50公斤及少量洗衣粉,过滤后叶面喷施。
(五)病虫害防治
大豆重、迎茬易使病虫害严重发生,如孢囊线虫病、食心虫、 灰斑病等,连作会更加严重,若能注意轮作,则会减轻病虫危害。 另外及时进行土壤耕作和冬灌,也会消灭一部分病虫害。 但防治病虫害关键是做好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