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生长期较长,需肥量很多,各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量也不同,因此,通过配方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和品质。一、施足基肥:生姜根系细弱、分布浅,重施基肥是高产的关键。整地前每亩撒施优质腐熟鸡粪2500~5000千克,施肥后翻耕。二、适施追肥:生姜生长期间根据植株需求合理施肥。第一次轻施“壮苗肥”。幼苗期植株生长量小,但生长期长,通常在苗高25~30厘米、具有1~2个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可随浇水进行,喷施新高脂膜在植株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三、第二次重施“开叉肥”(或称“分枝肥”、“转折肥”等)。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立秋前后,姜苗处于“三股杈”时期,对肥水需求量增大,应结合姜田除草进行追肥,喷施地果壮蒂灵,使地下果营养运输导管变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壮。四、天气干旱时每10天左右灌水1次,高温季节应在早晚浇水;暴雨后要立即排涝,使畦沟畅通。生姜喜阴凉湿润,不耐高温强光,天气炎热时要搭棚遮阴,8月上中旬要把姜株的顶心打掉,每隔7~8天打1次,连续打2~3次;8月下旬生姜枝叶已经繁茂,这时可以把姜棚撤除。收获前3天浇最后一水,以便收获时姜块上能带潮湿泥土,有利于储藏。通常于10月中下旬初霜到来之前收获。
生姜的根茎在幼苗期吸收氮磷钾较少,旺盛生长期对磷的吸收量缓慢增加,对氮、钾的需求量猛增,尤其在旺盛生长期的前期需钾肥量最多,其次是氮肥;而在旺盛生长期的中、后期吸收氮肥多于钾肥,吸收钾肥多于磷肥。秋季正是生姜需肥量最多的时候,因此在生产上,根据生姜的需肥规律进行配方施肥,适时追施氮肥有助于增产。 生姜的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应采取“施足基肥,适时追肥”的原则。基肥分有机肥、饼肥和化肥,有机肥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撒施,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鸡粪5-8立方,施后翻耕;饼肥、化肥集中沟施,即在播种前将粉碎的饼肥和化肥集中施入播种沟中,一般每亩施饼肥75-1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或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各25公斤。除施足基肥外,一般进行三次追肥。在苗高30厘米左右,具有1-2个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这次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可施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公斤。 在立秋前后,姜苗处于三股杈时期,此时是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也是吸收养分的转折期,此次追肥对生姜产量形成十分重要,自此以后,植株生长加快,并大量积累养分形成产品器官。因此,对肥水需求量增大,为确保生姜高产,于立秋前后结合拔除姜草或拆姜棚来进行第二次追肥。 这次追肥对促进发棵和根茎膨大有着重要作用,要求肥料一是量大,二是营养全面,三是肥效持久。这次追肥应将肥效持久的农家肥与速效化肥结合施用。每亩用粉碎的饼肥70-80公斤,或腐熟优质粪干500千克,另加复合肥25-50千克,在姜苗的一侧距植株基部15-20厘米处开一条施肥沟,将肥料撒入沟中,并与土、肥混匀,然后覆土封沟、培土,最后浇透水。
施肥方法:此期追肥数量要大,与培土相结合,配合施用肥效较持久的有机肥与速效化肥,或单独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施用总量为每667米2用优质有机肥(如蔡伦中科等有机肥)80~120千克,配合高氮高钾优质复合肥100~120千克;或25%(12-4-9)有机无机复混肥160~200千克。
按照“先小培再大培”的顺序追施,即大体7月5~20日追施总量的1/3,并进行一次小培土;立秋前5~15天追施剩余的2/3,进行一次大培土。此时追肥增施有机肥,这样不仅可改良土壤,还能保证生姜生长后期不脱肥。
上一篇: 微量元素肥料是?
下一篇: 红蜘蛛危害后,柑橘叶片变淡,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