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棉蚜的防治必须摸清虫情,不盲目用药,保护天敌,是正确防治蚜虫的关键。
2、防治棉蚜应采用以家农业防治为基础,尽可能地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优先应用与生物防治相协调的、化学防治相配套的综合防治措施。
查虫方法:
通过田间五点取样,每个点连续查棉苗20株,共100株,检查每株顶部及2-3片叶上的总蚜量并加以分级。
农业防治技术措施
在一年两熟棉区,宜推行麦棉、油菜棉等间作套种;麦套棉田实行麦子收割时留高茬(大约20-30厘米)、处长割倒的麦子在田间的滞留时间以便天敌的转移。
在一年一熟的棉区,用箭舌豌豆代替其他绿肥;在棉田内种植诱集带,具体做法:于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棉花播种前,每隔10行棉花种一行甘蓝型冬油菜,不单独占行,六月下旬铲除作饲料或压作绿肥。但要注意防治油菜上的地老虎。
化学防治技术措施:
(一)随种下药
一熟直播棉田在棉花开沟播种时,将药剂均匀撒于棉行沟中,要保证棉苗安全度过三叶期。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棉田移栽后20天内仍可控制受害株率在10%以下。
注意:不能盲目增加药量,避免药害,同时,所用农药属剧毒尖,必须注意安全。
(二)喷 雾
苗期蚜虫危害指数达防治指标时用药剂喷雾防治。
可选取药种如下:
1、20%速灭菊酯或其他菊酯类乳油10-20毫升/亩;
2、50%灭蚜松乳油20-30毫升/亩;
3、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0-50克/亩;
选用药剂2要注意更换药种和交叉用药,用水量20-30公斤/亩。用代容量喷雾,水量可用到10-15公斤。
为害特点。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部分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油腻),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减少,吐絮延迟。
发生特点。有翅胎生雌蚜,体黄色、浅绿色或深绿色,前胸部背板前后各有一条色带,腹部两侧有3 ~ 4对黑色斑纹,腹管黑色。无翅胎生雌蚜体黄色、绿色或深绿色,额瘤不明显,前胸背板两侧有1个锥形小突起,腹管黑色。棉蚜以卵在鼠李、夏至草、车前草等寄主上越冬,翌年春天,卵孵化在寄主上繁殖,待棉苗出土后,棉蚜陆续转入棉田,并不断繁殖,1头雌蚜一生可产仔蚜60 ~ 70头。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棉麦间种或套种,或棉田插种玉米、高梁等作物,寄养天敌,控制棉蚜。
清洁棉田。把间下的棉苗及剪下的杈梢带出田外沤粪,杀死上面的棉蚜,延迟发生期。
化学防治。
①药剂拌种。每百公斤干棉籽用5% 3911乳油0.5 ~ 0.8公斤,加水10公斤稀释,喷于棉籽上,边喷边拌,然后堆闷80 ~ 12小时。
②土壤处理。播种时可用3%呋喃丹微粒剂,(每亩1.5公斤)或2.5%甲拌磷颗粒剂(每亩3.5 ~ 4公斤)随种沟施。药效要达30 ~ 40天。
③内吸杀虫剂涂茎。40%氧化乐果加水7 ~ 10倍,用细棍扎棉絮头沾涂棉茎。
④喷雾防治。50%久效磷,50%辛硫磷,50%杀螟硫磷等药剂稀释1 000 ~ 1 500倍,用来喷洒防治。
上一篇: 颗粒剂农药如何喷施?
下一篇: 罗非鱼有哪些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