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田甜菜夜蛾发生与防治? 玉米

玉米田甜菜夜蛾发生与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甜菜夜蛾,俗称青布袋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以外,还严重危害玉米、花生、大豆、棉花、烟草、花卉、果树等近百种作物。一般造成作物减产15%左右,严重者可减产30%~40%,更有甚者可达75%以上。

一、发生与危害

甜菜夜蛾在山东省一般一年发生五代,尤以7~8月间,即第三、四代幼虫发生量最大,危害最重。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白天隐藏于叶片背面、草丛和土缝等阴暗场所,傍晚开始活动。卵多产于叶背,平铺一层或多层重叠,卵块上披有白色鳞毛。3龄以前的幼虫取食上表皮和叶肉,剩下下 表皮,呈窗户纸状,干枯后纵裂。3龄后幼虫取食苞叶或钻入未展开的心叶里,啃食叶片造成孔洞或缺刻。4龄以后开始大量取食,危害加重。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后入土化蛹,以蛹在土壤中越冬。

二、防治对策

农业防治 (1)秋耕冬灌。秋收后及时翻耕土地,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冬灌, 消灭部分越冬蛹。(2)消除杂草。杂草是甜菜夜蛾的前期寄主,春季消除路边、 地头和田内的杂草,能恶化其取食、产卵条件,减少早期虫源。(3)黑光灯诱杀成虫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能明显降低 虫卵密度和幼虫数量,并可根据诱到成虫的数量变化,准确地预测出田间落 卵及幼虫孵化情况,为及时防治提供依据。

生物防治 甜菜夜蛾的生物防治包括利用自然天敌(天敌昆虫、病原物等)以及生物农药和性诱剂的利用,尤其是BT、抗生素等生物农药的利用越来越普遍。

化学防治 在卵孵化盛期喷药防治效果最好,此时幼虫小,抗药能力差,且尚未钻入苞叶,容易着药。最好在早晨或傍晚喷药。可选用5%高效氯氰 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加80%敌敌 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