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温室黄瓜的主要病虫害有:黄瓜霜霉、灰霉、白粉病等,虫害有蚜虫、粉虱、斑潜蝇等。在越冬温室黄瓜中,除调节温度外、补水补肥、提高植株抗性,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外,应采取有效化学防治措施,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1.黄瓜霜霉病: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开始产生水渍状的斑点,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的黄褐色病斑,潮湿时叶背上长有紫黑色霉。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蔓延,严重时病斑互相连合,最后全叶枯黄萎缩。防治时,可采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8%的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为降低温度可用45%的百菌清烟雾剂,每一亩用200~250克,放在室内4~5处,暗火点燃,闭棚熏一夜,早晨放风,隔7天一次。
2.黄瓜灰霉病:主要危害幼瓜、叶、茎等,病菌多从开败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生出灰色霉层,向幼瓜扩展造成烂瓜。病瓜表面有灰色霉层,烂瓜或烂花脱落到叶片上引起叶面发病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明显,表面有少量的灰霉。烂花或烂瓜附在茎上,引起茎部发病,严重时茎蔓折断,造成植株枯死。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用10%的速克灵烟剂每一亩用200~250克或45%的百菌清烟剂,每亩用250克熏3~4小时防治,或用50%扑海因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天一次。
3.黄瓜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片背面或叶面形成椭圆形星状小白点,以后向四面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在发病初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克烟雾防治。
4.斑潜蝇:以幼虫在叶片上表皮下取食叶肉,形成蛇状蛹道,其世代重叠较难防治。防治方法可以用黄板诱杀成虫法与药剂防治相接合的措施,用1.8%艾福丁乳油3000倍液,或用20%斑潜净每亩24克加水45千克喷雾防潮防治,每7天一次,连续喷3~4次。
5.蚜虫、粉虱:蚜虫、粉虱繁殖速度快,群体大,除刺吸叶片汁液传播病毒外,分泌蜜露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造成减产。防治方法可用30%蚜虱熏净烟剂每亩420克进行烟雾防治,或25%阿克泰水分散剂每亩2~4克加水45千克喷雾防治,每隔7天一次,连用3到4次即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温室黄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黑星病、疫病、病毒病、枯萎病、线虫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茶黄螨、白粉虱等。其防治方法可分为三种类型:土传病害的防治;叶、果、茎病害的防治;虫害的防治。
(1) 土传病害的防治如枯萎病、线虫病等,可采取以下四种方法:
与非瓜类作物轮作5年以上 日光温室要尽量建在无病地块上。对于老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更换土壤。
采用嫁接法 :用黑籽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防效在95%以上,且结瓜早,产量高。
高温防治:在三夏高温季节,进行闷棚灭菌,即在7月份晴天时,用薄膜盖棚3--5天,使棚温升高到55--60℃,杀灭病菌。
药剂处理土壤:在耕翻地时,每亩撒施涕灭威4--5千克,或生石灰50--100千克,耕翻后立即浇水,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菌,也能较好地杀死线虫。
(2) 叶、果、茎病害的防治如霜霉病、灰霉病、角斑病、病毒病等,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若是真菌性病害,晴天可用百菌清、速克灵、杀霉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雾防治;遇阴雨雪天气,可用百菌清,速克灵等烟剂熏蒸防治。应尽量减少喷雾次数,降低棚内湿度。
若是细菌性病害,可适时放风排湿、降温,同时要喷施农用链霉素等一些细菌性药剂,喷药时间以中午为好。
若是病毒性病害,如黄瓜病毒病,首先要在前期防治好病毒传播媒介蚜虫、灰飞虱等,同时,发现病毒病后,要及时喷施病毒A、菌毒清、杀毒矾等,以控制病害蔓延,并适当喷一些赤霉素,确保植株正常生长。
上一篇: 猪支原体肺炎怎么治?
下一篇: 如何做到病虫害调查样本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