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蓖麻种植密度如何掌握? 其他经作

蓖麻种植密度如何掌握?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高肥地块每亩600~800株,行距100~120cm;旱薄地每亩1000~1200株,行距80~100cm。

蓖麻5号,淄蓖麻6号,淄蓖麻7号,淄蓖麻8号,淄蓖麻9号等。

蓖麻播种一般采用人工点种,行距80 -100 厘米,每穴2 -3 粒,根据不同地力,每亩留800 -1200株,种子播深6 厘米左右,播种后及时盖土、镇压。

 蓖麻栽培种有油用和油药兼用两种类型。根系发达,入土深。茎柔韧 ,中空,节节分枝 ,分枝多少因品种、密度而不同。多年生蓖麻植株高达 5米以上。茎、叶绿色或紫红色。植株被有白色蜡粉,光滑无毛。叶掌形,有的呈鸡爪形。花单性,总状圆锥花序,穗轴上部着生雌花,花柱红色,下部为雄花。偶有两性花混合排列或只有单生雌性花的植株。蒴果有刺或无刺,3室,每室1粒种子。皮壳光滑硬脆,有浅花纹,红至黑褐色。生长最适温度为20~28℃。
  蓖麻在中国北方于冬前深耕,施用有机肥熟化土壤,成片种植。南方利用隙地种植。种子发育不需很高温度,幼苗可耐 0℃ 左右低温。可蓖麻果实直播或育苗移栽。北方春播宜早,气温稳定在10℃时可播种,以延长生长期并提高产量。多年生蓖麻可宿根留种,越冬前砍去地上部分,注意覆盖保温防冻。当大部蒴果呈深褐或黄褐色并开始出现裂纹时收获。主要病虫害有枯萎病 、叶枯病 、细菌性斑点病和地老虎、棉铃虫、刺蛾、蓖麻夜蛾。

蓖麻是一种工业油料作物,随着种植结构的改革及工业生产的发展,其种植面积正逐步扩大。为了促进蓖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于1986年研究了蓖麻种植密度及打顶叶龄对蓖麻产量的影响,并摸索了蓖麻不同方式套种早黄豆的效果。 材料和方法 本试验在沙洋农场畜牧场农科站进行。供试品种蓖麻为油蓖4号(中油所提供),黄豆为矮脚早。试验田沙质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前作水稻,冬耕休闲。播种前机耕机耖二次,耕平后亩挖穴基施饼肥65公斤,过磷酸钙60公斤,氯化钾10公斤。4月上旬人工点播蓖麻,出苗后条播黄豆。于蓖麻苗期、花蕾期亩追施尿素5公斤。松土、除草、防病治虫各三次,每次结合防虫亩喷施磷酸二氢钾150克。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蓖麻种植密度以株距(米)×行距(米)表示,设1×1,1×1.2,1×1.5,1×2四个处理。在每个处理内以不打顶为对照,分设四叶、六叶、八叶三种打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