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水稻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害,发病因素较多,单单从一个角度着手防治,收效可能不理想。防治该病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田边地头杂草是以上两种病毒的中间寄主,应予以重点防除。可采用耕得乐(30%草甘膦水剂)100-150ml或暴风雪(200克/升百草枯水剂)50-80ml兑水15kg定向喷雾打田边及田埂杂草。
秧田期首次迁入的飞虱同样是该病害的初侵染源,应在水稻催芽后,采用拌全(35%丁硫克百威种子干粉处理剂)10g拌3-4斤种子(以干种子计),以防秧苗期飞虱迁入为害。
该病害主要通过灰飞虱、白背飞虱传毒为害,且不经卵传毒,不经种子传毒,说明该病害传毒途径较为单一,飞虱是重点防治对象。各期可采用飞控(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40g或卓飞(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20-30g兑水15kg均匀喷雾。
除采取上述措施之外,采用药剂保护水稻植株不受感染同样是重要的一环。
水稻植株在分蘖盛期之前较易感病,应在播种至分蘖盛期期间着重施药保护。
播种期:水稻催芽后,可采用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5g拌3-4斤种子(以干种子计),可减少水稻在秧苗期病毒的侵染。
移栽、抛秧前送嫁,移栽后10-15天两个时期:各期采用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5g兑水15kg均匀喷雾。
水稻封行:可视田间发病情况,按照以上方法巩固施药一次。
注:以上各时期均应结合飞虱的防治。
上一篇: 怎样促进葡萄快速成形?
下一篇: 花生田灰地蝇有哪些危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