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的潜伏期为4~5天。带菌种蛋孵出的雏鸡出壳后不久就可见虚弱昏睡,进而陆续死亡,一般在3~7日龄发病量逐渐增加,10日龄左右达死亡高峰,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多在几天后出现症状,2~3周龄病雏和死雏达到高峰。病雏精神委靡,离群呆立,闭目打吨,缩颈低头,两翅下垂,身躯变短,后躯下坠,怕冷,靠近热源或挤堆,时而尖叫;多数病雏呼吸困难而急促,其后腹部快速地收缩,即呼吸困难的表现。一部分病雏腹泻,排出白色糨糊状粪便,周围的绒毛常被粪便污染并和粪便粘在一起,干结后封住肛门,病雏由于排粪困难和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所以排粪时常发出“叽叽”的痛苦尖叫声。3周龄以后发病的一般很少死亡。但近年来青年鸡成批发病,死亡亦不少见,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并长期带菌,成年后产的蛋也带菌,若留作种蛋可造成垂直传染。
成年鸡感染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表现产蛋减少,孵化率降低,死胚数增加。
有时,成年鸡过去从未感染过白痢病菌而骤然严重感染,或者本来隐性感染而饲养条件严重变劣,也能引起急性败血性白痢病。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低头缩颈,半闭目呈睡眠状,羽毛松乱无光泽,迅速消瘦,鸡冠萎缩苍白,有时排暗青色、暗棕色稀便,产蛋明显减少或停止,少数病鸡死亡。
上一篇: 母猪妊娠期应注意哪些事项?
下一篇: 柞蚕科学育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