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有3个重要的生态习性:一是青虾不耐低氧,窒息点1.1mg/L,比四大家鱼高得多,养鱼池中青虾先于鱼类浮头;二是青虾游泳能力不强,逃避敌害能力弱,且青虾属于底栖动物;三是青虾性成熟早,繁殖速度快,如8--9月密度控制不好,引起互相残杀,严重影响产量。开展无公害青虾人工养殖,应遵照HACCP原理,从虾池建造到饲养管理再到青虾捕捞直到上市的整个过程都必须必须把握好关键点,才能获得较高的青虾产量与养殖效益。
一、养殖青虾的塘口条件
1、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溶解氧5mg/L,PH7--7.5,水质符合“NY 5051-200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2、池塘面积2--10亩,3--5亩最为适宜,可灌深度1.2--1.5m。
3、池底平坦略向出水口倾斜,底质稍硬,淤泥层不超过10cm,池埂坡比1:2--3,土质为沙壤土,无渗漏。
4、塘口环境条件符合“GB 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的要求。
5、要求青虾池能独立排灌,进水时用40--60目筛绢布制成纱窗或网袋进行水口安装,以防野杂鱼及其受精卵进入虾池;排水口安装密眼网,阻止青虾外逃。
6、青虾高产池应配备增氧机,机型以水车式为好,其形成的水流可以使污物集中在池中心部位,给青虾提供清洁摄食场所,同时增加水中溶氧并使氨氮逸出,且增氧机工作时不伤害青虾虾体。一般3--5亩虾池配1台1.5KW水车式增氧机。也可建微孔增氧设施。
二、放养前准备
1、青虾池清整:青虾养殖周期短,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清整。冬捕后应排干池水,使虾池充分暴晒。放养前20天开始整修,包括:除草、清淤、堵漏,在池中央开设小沟,在出水口设置集虾池,放养前8--10天进行药物清塘,目的是杀灭野杂鱼等敌害及病菌,方法可用50--75kg/m/亩生石灰干法清塘或漂白粉15kg/m/亩带水清塘。
2、根据青虾适宜在斜坡上活动、取食,以及游泳能力不强特点,设置“∧”型人造斜坡,可提高青虾产量30--40%。具体做法,可根据池塘长度,以15—20m设置一条网片,每条网片宽度为6m,长度可根据塘口宽度而定(两头留一段空隙),每条网片中间打一排桩,高度离水面15--20cm,用绳子连起来,两边打2排桩,高度以离塘底15--20cm为宜,同样用绳子连起来(3排桩之间距离以网片宽度而言),然后在桩上放上网片,并进行固定。
3、注水施肥:放养前5--7天注水0.5m,按池水肥瘦每亩施腐熟粪肥2--5担,以培育幼虾的适口饲料即浮游生物。
4、移植水草:在离池岸1.5m的浅水区移入一圈水花生,用尼龙绳和细竹杆固定,其覆盖面占水面20--30%。水花生移入前用10PPM漂白粉或20PPM石灰水消毒。水花生圈的作用:一是为青虾提供栖息隐蔽场所,使底栖的青虾也能在水表面活动,相应提高了水体空间的利用率;二是在高温季节可以遮阳、降低水温并可控制水质肥度;三是水草嫩叶根和有机碎屑可供青虾食用;四是水花生浮在水面,大大方便了捕虾。
上一篇: 是否有疫苗可用于预防猪链球菌病
下一篇: 怎样进行黄瓜变温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