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条件和施肥技术
黑玉米适合各类土壤种植,早春种植需要覆盖地膜,以利提高地温,夏种因处于多雨的季节,种植地块应注意挖好排水沟。由于现在土壤肥力多氮、缺磷、贫钾,在施用基肥上应补磷、增钾,稳氮。黑玉米生育期较短,仅90天,株形矮小,个体发育很快,适合于一次性施足基肥,要求亩施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全元素复合肥10公斤或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全元素复合肥5公斤。
2、播种
一般自4月上旬开始进行排开播种,以15-20天为一个周期。如在小麦收获后播种,则需要在麦收前7天左右进行造墒,以便使黑玉米足墒播种,播种采取直接点播,因黑玉米株型较矮、紧凑、抗倒伏与抗逆性强,播种时一定要加大密度,以每穴留双株,大小行播种,每亩3000-3500穴为宜。适宜的株(穴)行距是25厘米×60-90厘米,如等行距种植,适宜的株(穴)行距是25-28厘米×80厘米。春播依种植行距大小选择合适的地膜,在播种后随即盖膜,地膜覆盖时要拉直、拉平,中间和四周用土压盖结实,以防风刮起地膜。以后经常检查地膜,若发现掀边、破损,要立即盖好。
3、田间管理技术
苗期管理:关键是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对于一些拱不出地膜的幼苗,要采取人工破膜,帮助其拱出地膜。有些缺苗断垄的黑玉米,要进行查苗补种;有些小苗、弱苗要及时间苗、定苗。间苗时间宜定于2-3 叶进行。
中、后期管理:中期关键是争取穗大粒多,后期是争取粒重增加,提高产量。有些缺肥苗,要因时、因苗、因地追肥,尿素10公斤/亩。
水的管理:地膜玉米要种在离水源近的地块,早春足墒下种,一般可到小喇叭口期依天气情况,确定浇水与否;夏委播种的玉米,一般半月左右浇一次,水要一次浇足、浇透,不留存水,尤其早春更应注意。
黑糯(甜)玉米集香、甜、黏、嫩于一身,味美无比,具有高营养、高滋补、高免疫功能,可菜可粮,深受消费者喜爱。春、夏均可播种,种植技术与普通玉米基本相同,其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点:
1、茬口安排与品种选择:首先要依据上市时间,其次要依据加工能力与市场需求信息。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黑玉米品种主要有意大利黑玉米、韩国紫金香黑玉米、靠山黑玉米等。
2、隔离种植:黑玉米和普通玉米要隔离种植以免串粉,影响品质和着色。一是距离隔离法,在种植黑玉米的田块周围350~400米范围内无其他玉米种植。二是时间隔离法,在播种黑玉米前后20天不播种其他玉米品种,错开玉米开花授粉时间,以防止串粉。
3、种子处理:播前进行晒种。黑玉米种子小,不饱满。贮存的养分少。在播种前7天左右进行晒种,将种子较大小分开,分别播种,力争出苗一致。
4、精细播种:春播3月底,夏播7月底。黑玉米发芽和拱土能力较弱,要选择肥力好,酸碱度适中,灌排方便,底墒足的地块种植。要精细整地,浅播细播。
5、合理密植:黑玉米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播期早晚,种植方式及市场的需求而定。一般密度为3000~3500/亩。
6、田间管理:在3~4叶期间苗和移苗补栽,移苗时要带土,栽后即浇水,最好在傍晚或阴天进行。5叶时每穴定苗1株,拔节期至大喇叭期前培土。黑玉米多具分蘖特性,应及早除蘖打杈,尽量避免损伤主茎及叶片。分别在拔节期、抽穗扬花期与灌浆期各进行一次追肥。
7、人工授粉:由于黑玉米密度较大,叶片互相荫蔽,授粉不良,易出现稀粒秃顶。因此必须在开花期人工采集花粉授到果穗上,边采边授,每天上午10~11时进行,连续3~5天。
8、病虫防治:在实施农业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使用相应农药,但应注意不得使用残留量大、残留期长的农药,并且应在上市前20天使用,玉米螟对黑玉米有较大危害,不仅影响产量,同时影响果穗美观和商品等级,应在采用轮作倒茬、清除田间玉米秸秆等基础上,采用药剂防治,但最好是采用生物制剂防治:亩用Bt乳剂50毫升喷雾,拔节期亩用井岗霉素100毫升兑水50千克叶面喷洒,防治大小斑病和纹枯病2次。间隔10~15天。
9、适时采收:果穗叶吐丝后22~28天含糖量最高,皮最薄,最适宜采收。过早、过晚收获,都会影响黑玉米的品质和口味。加工出售时宜用水蒸气蒸熟,千万不要水煮,以免使黑玉米品质下降。
主要栽培技术:特优饲用黑玉米,对水肥要求高。要选择土层厚(盐碱地除外)的地方,春季种植一般为2~6月,秋季种植一般9~11月。
1、播种 每亩用种0.5公斤,在地畦上撒播,然后覆盖草木灰和碎土3~5厘米。浇湿、盖上薄膜,以利保温、保湿、防鼠,5~7天掀开薄膜通风换气,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2、移栽 播种30天后即可移栽。每亩施猪牛粪1000~3000公斤,磷肥40~50公斤作基肥,株行距30~40厘米,每穴1~2本,栽后及时浇水1~2次。
3、日常管理 玉米苗栽入大田后,幼苗时应除去杂草2~3次,追施人畜粪和化肥,每次每亩施碳酸氢铵10公斤或尿素6公斤,钾肥5~6公斤,若土地肥沃又是首次种植,则不要追肥。旱季和割草前10天,每亩喷施一克“920”元素肥,其草质、产草量、分蘖效果更好。每本分蘖达4~6株时,开始割草,往后每10~15天割草一次。共可割5~6次后开花结果采籽。
上一篇: 妊娠母狐的管理要点是什么?
下一篇: 黑木耳发生杂菌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