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其他豆类 > 河南省夏大豆都有哪些栽培方式 其他豆类

河南省夏大豆都有哪些栽培方式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播前准备
(一)科学选择良种。选择高产、优质、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的大豆品种。根据品种特性及在我市的综合表现,选用郑59、H04023、中黄13,示范种植中黄37、徐豆9号。
(二)种子处理。去劣、去杂,播前晒种1—2天,发芽率90%以上。提倡使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
(三)适时收获小麦。小麦在蜡熟末期尽早收获。麦茬高度不超过15厘米,便于适期早播和提高播种质量。
二、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全、苗齐、苗匀。
(一)适期足墒早播。适播期一般6月中上旬,宜早不宜晚。墒差时,要播前造墒,浇匀浇透。
(二)合理密植。掌握适宜的播量和播种深度,每亩密度1.5万株左右。百粒重20克左右、发芽率正常的种子,每亩播量掌握在5—6公斤,播种深度3—5厘米。
(三)推广免耕机播。采用大型机械免耕种肥同播,一般行距40厘米左右,或宽行40—50厘米、窄行20—25厘米宽窄行播种。每亩深施大豆专用复合肥20—25公斤。
三、田间管理
(一)幼苗期
1、查苗补种。大豆出苗后,立即查苗补种,凡断垄30厘米以上的应补种或补栽,30厘米以下的可在断垄两端留双株。
2、及早间、定苗。在大豆2片子叶展开后到第一对生单叶出现时,及时手间苗、定苗,确保合理密度。
3、中耕灭茬。大豆出苗后,及时进行深中耕破除麦茬。
4、病虫害草防治。主要防治大豆黄叶病、甜菜夜蛾等。田间杂草可在大豆二片复叶时用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进行茎叶喷雾。
(二)中后期
1、追花荚肥。从开花到鼓粒是需肥高峰期,没有施种肥的田块,一般大豆开花前每亩追施二铵15—20公斤,可达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2、科学化控。如有旺长趋势,初花期每亩用15%多效唑40克加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或用25%助壮素水剂15毫克兑水50公斤喷施。
3、叶面施肥。每亩用云大120 (15毫升)、磷酸二氢钾(150克)、尿素(500克),加水50公斤混合喷洒,可减少花荚脱落。
4、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豆天蛾、造桥虫、甜菜夜蛾、霜霉病和叶斑病等。
4、抗旱防涝。花荚至成鼓粒期遇旱浇水,及时排涝。
(三)及时收获。9月中下旬,夏大豆逐渐进入成熟期,此时植株变干,叶及叶柄脱落,籽粒收圆变硬,即为成熟期,也是大豆收获的适宜期,注意在露水干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