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如何掌握温室蔬菜冬季浇水原则? 其他蔬菜

如何掌握温室蔬菜冬季浇水原则?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是浅水且不宜过大在低温下,温室大棚内蔬菜蒸发慢,需水量相应减少,故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应以浇灌或喷雾为宜,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浇水后的头两天,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防止诱发病害。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  
二是浇水时间适当冬季棚菜浇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以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为好,此时间段棚温较高,浇水后副作用最小。要避免清晨和傍晚浇水,以防引起蔬菜冻害。浇水应尽可能用井水,因井水温度较高,可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   
三是看天灵活浇水:根据天气状况,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当天气由晴转阴时,水量要逐渐减少,间隔时间适当拉长;由阴转晴时,水量由小到大,间隔时间相应由长变短。  
四是浇水量大小应有侧重:大棚各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浇水量也要有所区别。大棚南部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浇水量可适当大些;大棚东西两侧及北部温度较低,日照时间亦短,浇水量应适当少些。 

在北方,冬季大棚蔬菜受浇水的影响很大。通常用的是井水,温度比较高,一般在12℃-15℃;而一些地方浇水用的河湖水温度则比较低,多在0℃-6℃。在此情况下,浇水势必降低地温,增加棚室湿度,如果浇水不当,常会引发真细菌病害或造成生理病害,以致发生叶黄、停长、沤根、死棵等问题。因此,深冬大棚蔬菜浇水要做到五忌。

一忌过勤。不少菜农浇水不看土壤墒情,而是按隔几天浇一水,或者跟风看别人浇水自己也跟着浇水,宁涝勿旱。浇水过勤,使菜地一直处于多水状态,致使田间持水量高,蔬菜根际空气少而致缺氧。解决办法是减少浇水次数,看墒情浇水。已发生黄叶的应注意松土,叶面喷用含锌叶肥解决。

二忌量大。有的人一次浇水一亩地达到40-60吨,显然量太大。冬季水温低,浇水量大会造成地温低、难恢复的问题,常使烂根、霜霉病等暴发;叶黄是土粘、水多、不透气造成的;叶紫是水多、根差造成的缺磷;水量大也会造成僵果、停长等毛病层出不穷,令人难以应对。冬天隔行浇水,水到畦头即停,一定要尽量避免浇水量过大。

三忌阴天浇水。因水温较低,浇水最怕碰到阴天。因浇水后棚中湿度大、温度低,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环境恶劣的现状,常诱发灰霉病、霜霉病等暴发。应选晴天上午浇水,适当提高棚温。

四忌浇水前不防病。如果棚中霜霉病、疫病、灰霉病等已有发生,理应浇水前喷药预防在先,否则浇水后病害必暴发蔓延。

五忌浇水后不提温。应在浇水后的头几天把白天棚温提高以促进地温恢复,把棚温升到31℃-33℃再放风,以提棚温促升地温,这对蔬菜生长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