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蔬菜植株烂秆多创伤、高湿是关键? 其他蔬菜

蔬菜植株烂秆多创伤、高湿是关键?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无论是茄子还是西红柿,烂秆发生之前茎秆上均存在有烂点,所谓的烂点即茎秆上有被细菌感染后溃烂的病灶,其中西红柿上多是摘叶后存留的叶柄,茄子上一部分是存留的叶柄,另一部分是存留的果柄。也就是说,当前烂秆的发生是由于茎秆上存在烂点导致的。而这些烂点均是由细菌侵染引起的,其特点是湿黏、有臭味。

为何这些残留的叶柄、果柄这么容易被细菌侵染?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伤口、湿度。了解细菌性病害的菜农都知道,细菌性病害侵染首先选择伤口,其次是自然孔口(如气孔),而细菌在良好的湿度环境中繁殖十分迅速,侵染能力强。当经过摘叶、摘果等操作以后,茎秆上存留了大量的机械伤口,伤口会溢出汁液,加之棚室较大的湿度,使得细菌快速通过伤口侵染,随之进入茎秆内部,造成茎秆溃烂。

因此,在防治细菌性烂秆时,应特别关注伤口和湿度这两个问题。无论是整枝摘叶还是果实采收,机械性伤口是避免不了的。而所采取的措施将对细菌的侵染起到关键作用。据了解,对于摘叶,不同的菜农有不同的办法,有的菜农用手掐除,有的会用刀片、剪刀等工具。一般来说,用工具摘叶、摘果可让伤口平整,伤口面积最小,同时不会对茎秆等造成影响,用手掐除则会因拉拽对植株造成其他伤口。在摘叶、摘果时,残留的叶柄和果柄的长度也对烂秆有影响,如果残留的叶柄或果柄过短,细菌侵染伤口后会快速进入茎秆内部而引发烂秆,所以摘叶、摘果时最好预留2~3厘米的叶柄或果柄。

伤口形成以后,断面上必会分泌汁液,因此在摘叶和摘果以后,需要对伤口进行处理,可以在晴好天气下喷洒抗生素,重点是伤口。也可以将抗生素等调成糊状或直接将药剂干粉涂抹在伤口上。

对于细菌传播的湿度控制,可通过其他农事措施得以实现。据笔者观察发现,采取了地膜覆盖、操作行铺设秸秆、节水灌溉等措施的棚室,细菌性病害发生相对较轻。而采取平畦栽培、无地膜覆盖、大水漫灌的棚室,细菌性病害发生严重。可见,适时覆盖地膜,且铺设秸秆、稻壳等具吸湿性的材料配合节水灌溉可有效控制棚室湿度,等于对细菌性病害的传播切断了环境方面的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