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是依靠强大的繁殖能力来适应环境的。环境好时,就长肥产子,环境不好时就瘦身随风迁走,遇适当条件又繁殖。
白背飞虱对温度适应幅度较褐飞虱宽,能在 15 ~30℃下正常生存。要求相对湿度80~90%。初夏多雨、盛夏长期干旱,易引起大发生。在华中稻区,迟熟早稻常易受害。灰飞虱为温带地区的害虫,适温为25℃左右,耐低温能力较强,而夏季高温则对其发育不利,华北地区7~8月降雨少的年份有利于大发生。天敌类群与褐飞虱相似。并经常在夏季的雨后出现,一般是五月底,六月初开始出现。
上一篇: 施肥有误区 规避有对策 ?
下一篇: 人畜共患病是如何分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