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温护羔:由于初生羔羊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因此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对初生羔羊尤其是冬羔和早春羔至关重要。有条件的羊场母羊临产前要移入产房,产房要求保温效果好,没有产房的要把羊舍门窗封好,在地面上铺上柔软干净的干草,必要时可增设取暖设备。羊舍的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为宜。羔羊出生后,立即让母山羊舔干其身上的黏液,这样既有利于羔羊体温调节,又有利于母仔认同。当羊舍温度适宜时,母羊和羔羊安静地卧在一起;当羊舍温度过高时,母羊则与羔羊的卧地距离较远。可根据母羊和羔羊的上述行为动态,判断舍温是否适宜,并及时加以调整。在日常管护中,还要注意勤换垫草,保持栏舍清洁干燥。
2. 注意防病:在母山羊进入产房前,要对产房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羔羊出生后7~10天最易发生痢疾,应注意哺乳、饮水和圈舍卫生,观察羔羊食欲、精神、粪便状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如出现病羔要及时隔离,死羔及其污染物要及时处理,消毒灭菌。羊舍要勤打扫,保持清洁卫生。要注意羔羊脐带消毒,防止污染。
3. 去角防斗:山羊因为好斗,有角时不易管理。为防止造成伤亡和流产,可将羊角去掉。去角时间宜在7~10日龄。去角时,先保定好羔羊,将角基处的毛剪掉呈凹形,周围涂上凡士林,然后用氢氧化钠棒轮换摩擦两个角基,开始时稍加用力,待出现微血管时要轻擦,直到角基上微出血时止;也可用烧红的烙铁烙角基。去角处理后的羔羊应单独管理,防止角基部被擦破而感染疾病,待伤口干好后即可归群。
4. 适当运动和放牧:1周龄以后的羔羊可利用晴天中午放到舍外自由运动,晒一会儿太阳,最初晒半个小时,以后逐渐延长时间。为促进羔羊发育,减少母羊负担,增加合群性,到1月龄时可将羔羊编群进行放牧。放牧地点由近到远,时间由短到长。
5. 适时断乳: 羔羊一般在3月龄左右断乳,早熟品种以及采取频密繁殖时羔羊在1.5~2月龄断乳。羔羊50日龄后对母乳的依赖性大为降低,已转入采食植物性饲料为主的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饲养,至3月龄时可顺利断乳。一般采用一次性断乳的方法,即将母仔分开,不再合群,原羊圈留羔不留母,将母羊移走,以减少羔羊应激反应。断乳后的羔羊应加强放牧和补饲。也可采用逐渐断乳法,即从2月龄起,逐渐延长母仔分隔时间,直至最后断乳。如果羔羊断乳较早以及少数母羊泌乳力旺盛,发现乳房充盈时,可人工挤去乳汁,对其他断乳母羊也应定时检查,防止“胀奶”引发乳房炎。
6. 补饲管理: 羔羊刚开始补饲时,每天都要将剩料清扫干净,换上新鲜饲料,待全部羔羊都会吃料后,转为按日定量饲喂。补饲隔栏面积按0.15米2 /只计算,进出口宽20厘米,高度38~46厘米,以使羔羊能自由进出,母羊进不去为宜。应经常对隔栏进行消毒,保持卫生。
7. 羔羊的去势: 不留做种用的公羔,应在断乳前后去势。去势时间以在出生后2~3周进行为宜,一般选择晴天的上午进行,以便全天对去势的羔羊进行护理。体弱羔羊,可以推迟去势时间。常用的去势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刀切法。通常将羔羊前后肢同时握住,把羔羊半蹲半仰置于凳上,羔羊背部贴在术者胸前,用碘酊消毒羔羊阴囊外部,一只手握住阴囊上方,另一只手用消毒过的手术刀在靠近阴囊侧下方1/3处切口,然后将睾丸和精索一并挤出扯断,刀口涂碘酊并撒上消炎粉。②结扎法。小公羊1周龄左右时,将睾丸挤到阴囊的外缘,在精索部将阴囊用橡皮筋紧紧结扎,经过20~30天,阴囊和睾丸萎缩并自然脱落,不出血,可以防止感染。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③药物去势法。如刀切法对羔羊进行保定。手术人员一只手握住阴囊顶部,将睾丸轻轻挤压到阴囊底部,使其固定而不滑动,在阴囊顶部与睾丸对应处用碘酊消毒;另一只手拿吸有消睾注射液的注射器,从睾丸顶部顺睾丸长径平行进针扎入睾丸实质,针尖应抵达睾丸下1/3处,慢慢注射,边注射边退针,使药液停留于睾丸1/3处。依同法做另一侧睾丸注射。注射量为0.5~1.0毫升。注射后的睾丸呈膨胀状态,不要挤压睾丸,以防药液外溢。
上一篇: 龙眼的菌根有什么功能?
下一篇: 茄子蚜虫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