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的一般的卫生防疫措施
为了保证牛群健康牛场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检疫制度,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有病早治,无病抓防”的方针。
奶牛场四周修建围墙和开挖防疫沟。生产区和生活区设置300米的卫生防疫隔离带。
生产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室,消毒室设消毒池和紫外线灯。进入生产区人员要换工作服和胶鞋,经消毒后主可进入生产车间。经常保持牛场卫生的良好状态,运动场内无污泥、砖石、积水及粪尿。
保持牛舍干净整洁卫生,牛舍地面、牛槽每天清扫、冲洗,实行每周定期消毒一次。做到夏防暑、冬防寒,及时杀灭蚊蝇。
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全场全面大消毒。奶牛粪便可集中发酵后作肥料或进行无害化处理。并经常检查粪便中有无寄生虫及其卵。
每年春季对牛群注射炭疽芽胞疫苗;春秋两季进行口蹄疫和流行热疫苗防疫注射;每年春秋季节按农业部颁发的《动物检疫操作规程》分别进行布病和结核病常规检疫。严格控制牛只进场,凡调入牛只,必须有兽医法定单位的检疫证书并进行结核、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入场前还必须进行防疫隔离,经确认健康无病者,方可进场。
积极采取疫病扑灭措施。牛场一旦发现传染疫情,应立即(24小时内)上报有关兽医行政部门,并对牛场采取防疫封锁措施,及时隔离病畜,并对未出现症状牛群进行紧急防疫注射,严格控制人、畜、车辆流动。病、死畜应按兽医卫生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待疫情解除后,牛场经全面终末大消毒,并报上级有关部门,方可解除封锁。
上一篇: 配合奶牛的日粮基本步骤是什么?
下一篇: 如何防治奶牛胎衣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