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玉米是靠风来传播花粉的作物,如遇上天气干旱,雄花与雌花开花时间的间隔延长,有的相隔10-20天,加上果穗顶部开花最迟,往往因得不到充足的花粉而失去授粉机会,发生秃顶;
⑵有的雄花花粉丧失生活力,雌花的花粉失去受精能力,甚至有一部分花丝吐不出来,无法授粉,形成秃顶或缺粒;
⑶有的在阴雨连绵之后,花丝向一边下垂,使下部花丝受精困难,造成一边或整行缺粒;
⑷有的在开花期间,养分和水分不足,特别是磷钾肥不足时,花粉抽出时间延迟,雌穗授精不全,引起缺粒。
此外,栽培过密,叶片相互搭接,阻碍花粉传播不能结实。防止玉米棒秃顶,缺粒的办法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合理密植,并在抽雄花前供给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一是营养缺乏。土壤中缺磷影响细胞分裂。特别是在花丝伸长期,缺磷花丝伸长缓慢而影响授粉。如果穗顶端籽粒瘪小,呈不正常的白色,则表现为缺磷、钾,特别是缺钾。
二是小穗退化。果穗顶端小穗、退化畸形,有时出现雌雄同花或雄花发育而雌花不发育。影响玉米的正常授粉而难以结实
三是花丝发育晚。果穗顶端花丝发育晚,吐丝延迟,往往与雄花抽花时不配对授粉,使之不能结实。
四是干燥缺水。玉米在开花授粉期间遇到干旱,雄花和雌花开花间隔时间拖长,导致花丝中伸出时错过雄穗散粉盛期,造成授粉不良影响结实。
五是过度密植。种植密度过大造成玉米生长后期通风、透光条件不良,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六是土壤缺微肥。土壤缺硼时对玉米雄花花粉的形成和授粉时的活性,均有不利的影响。缺锌时老苗叶片出现白色斑点,并迅速扩大,形成局部的白色区域和坏死斑,节间缩短,也易使果穗生长发育畸形,导致秃顶。
玉米缺粒的出现主要与品种、土壤、水肥、气候、栽培管理、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要形式。防秃尖缺粒的主要对策包括种植优良品种、改良土壤、合理施肥浇水、加强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力度等。
上一篇: 如何进行种苗消毒防治墨兰软腐病?
下一篇: 枣树的枣叶斑点病的防治措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