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麦秆蝇幼虫有何生活习性? 小麦

麦秆蝇幼虫有何生活习性?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在冬麦区,麦秆蝇以幼虫在麦苗和野生寄主内越冬,翌年在返青的冬小麦上产卵为害,成虫早晚及夜间栖息在植株下部叶背面,白天在麦株上飞舞,遇强光和高温时,又潜伏于植株下部。在微风情况下,成虫活动性强,如风力达5~6级,则成虫潜伏不动。成虫对糖蜜有较强趋性,常在荞麦、豌豆、苜蓿上取食花蜜。成虫喜产卵于具有4、5个叶片的麦茎上,一般小麦在拔节末期着卵及幼虫入茎最多,拔节初期次之,抽穗期则极少。卵大部分产于叶面上。幼虫有转株为害的习性,一头幼虫可为害4个分蘖。
  温度尤其是早春的温度直接影响麦秆蝇越冬代的发生时间,而降雨量则影响其发生量,尤其是暴雨,大雨对麦秆蝇产卵、卵的孵化及幼虫入茎均不利,降雨会减少成虫的活动与产卵,已产的卵部分被冲刷掉。
  栽培技术直接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和麦秆蝇发生的轻重,一般适时早播的小麦田受害轻。此外,合理密植,增施基肥,实行粳灌就能预防和减轻为害,而土壤盐碱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施肥不足,迟播、播种过深,麦苗生长不良的麦田则受害较重。
  小麦品种也是控制麦秆蝇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面积种植抗虫品种,不仅能够避免或减轻受害,还能显著地降低麦秆蝇的发生数量。